2006—2007年度全国考古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6-2007年度全国考古工作会11月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童明康副局长在讲话中总结了两年来全国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今后一段时期考古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部署和安排。

单霁翔局长在讲话中着重对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第三次文物普查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关于城市考古,他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考古已经成为基本建设考古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城市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不仅破坏了这些历史城市的格局,对地下文物的破坏更是毁灭性的。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宣传,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与理解,并加强与发展改革、规划、建设等部门的协调,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和制度,为开展城市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快在考古调查和已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划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在城市建设工程实施前开展必要的文物影响评估以及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保护工作。

关于大遗址保护,单霁翔局长说,这一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今后几年是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关键时期,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已经确定了100处重点支持的大遗址,西安片区、洛阳片区、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长城、大运河等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或即将转入攻坚战。

关于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单霁翔局长指出,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作曾经严重滞后,影响了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了考古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近年来,虽然加大了考古报告出版工作的力度,但由于欠账太多,目前仍有待出版的积压考古报告270余部,任务依然艰巨。在某种意义上,清理出版积压考古报告的工作也是一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应成为贯彻文物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国家文物局已将这项工作列入执法督察的重点。

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单霁翔局长指出,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充分发挥专业考古研究单位的主力军作用;各级专业考古研究单位要提高认识,抽调精兵强将,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业考古人员要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发挥技术特长,投身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去。

本次会议上还颁发田野考古奖和考古发掘资质证书。江苏句容、金坛土墩墓群,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遗址,河北磁县北朝墓群M63、M003等18个考古项目获得田野考古奖。58家单位经评审获得考古发掘资质证书。(国家文物局考古处)

附: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获奖项目名单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4个):江苏句容、金坛土墩墓群,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遗址,河北磁县北朝墓群M63、M003;

三等奖(14个):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群,河南新郑唐户遗址,吉林云峰库区古墓群,山西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基址,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1号车马坑,内蒙古包头燕家梁遗址,内蒙古赤峰三座店遗址,河南鹤壁刘庄遗址,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陕西宜川龙王辿遗址,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新疆若羌小河墓地。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