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兔儿墩"古墓群又现汉墓(图)


大型挖掘机在大邑一施工工地突然挖出了一个大型土墩,觉得可能有名堂的文物专家立即介入挖掘,在专家的指导下,两座西汉早期的土坑墓终于被发掘出来。昨日,大邑县文管所正式公布了在该县晋原镇红光小区“兔儿墩”墓群发掘地新近发现的汉墓文物:除了汉砖、汉朝早期的钱币以及动物陪葬品外,一个身高达1.8米的西汉达官贵人的出土还揭开了西汉初年的祭祀文化之谜。
汉砖指引发现西汉豪华土坑墓
“这两座西汉墓的发掘绝非偶然,是我们长期考古宣传的结果。”昨日,大邑县文管所刘红彬告诉记者,由于这个工地之前就发现了东汉砖室墓,所以施工工人一发现这个大土墩,觉得奇怪就立即与考古专家联系。专家赶到现场后,指挥发掘很快就发现了汉砖,在汉砖的指引下完成了发掘,这才避免了这座大型豪华土坑墓被现代化机械作业破坏。
刘红彬透露:这座古墓十分豪华,形成了几十米的大土堆。目前,土坑墓的器物全部暴露,还有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的朱砂彩绘鐎斗。这鐎斗外呈圆形罐,罐的一侧有一长手柄,整体形状似汤勺。据了解,该鐎斗在汉代属小型炊器,主要是熬粥羹类软食,纯作炊器之用,另外,有一部分鐎斗是用于温酒的,是汉代特有的器物。
专家鉴定 “高人”尸骨乃达官贵人
据了解,9号土坑墓中有一具骨骼长达1.8米的尸骨,放于胸前双手骨握有多枚体圆孔方的“半两钱”,墓主头颅至脚趾形状清晰可见,尸骨较为完整。墓主周围还放满了多个圜底或圆底的小口罐和敞口罐,而此口罐属于饮食具。除此之外,墓室内还有陪葬的动物龊骨。根据暴露的陶器和“半两钱”推断,该墓主在当时是权贵之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刘红彬还表示: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有据可查的。据相关的史料记载,秦两汉时期,是我国丧葬史上厚葬的第一个高峰,那时的王侯将相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倾其生前所有,大肆奢华,开创“厚葬”先河。
澄清传说 “兔儿墩”并非葬的赵夫人
自该县发掘“兔儿墩”墓群开始,就有人猜测此墓地为赵子龙夫人墓,周围的群众更是神化了“兔儿墩”,传说该墩曾是大户人家之墓,并雇用一养兔人士专为其守墓,每到深夜土墩周围就有金兔出没。
刘红彬表示:“发掘了这两座土坑墓后,便解开了‘兔儿墩’之谜,其并非是赵子龙夫人的墓。”刘红彬还分析了整个“兔儿墩”形成的原由:西汉早期,土坑墓是最早下葬的,墓主下葬后,便筑成一直径38米的圆形土台。墓主的家人为了保全此墓不被人发现,便又在圆形土台的中心部位堆积直径约17米的封土堆。后来到了东汉时期,住在此地的官宦人家或是权贵大户人家又将封土堆打破,在此基础上建家族墓。到了宋代,又有两座合葬墓在土台的正东方下葬,这便形成了“兔儿墩”高高的外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