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一挖地 发现一座墓 考古一发掘 惊现一墓群[图]

2011年12月31日,上高县泗溪镇城头村委岭里自然村南150米处的山坡地,在完成农业“园田化”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汉墓。今年1月,在对该墓葬周边地带调查钻探发现,该地带存有古墓葬群。3月12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上高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该地带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罕见“虎形金”等百余件文物。此次发掘的7座古墓属东汉中晚期,是较为典型的家族墓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墓群发掘全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虎形金”栩栩如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黑皮陶盘口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饰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绿釉陶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滑石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陶双口罐

怎么发现的?

老百姓挖地翻出古墓

去年12月31日,城头村村民在该地带挖地时发现古墓,立即向上高县文化部门汇报。今年1月7日,宜春市博物馆和上高县博物馆组织人员对该座汉墓的周边地带进行调查和钻探,证实此处还分布有同时期的其他古墓葬。3月12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上高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正式进驻城头村。3月15日,考古人员开始抢救性发掘。

什么形状的?

7座古墓5座呈“凸”字形

“此次共发掘了7座古墓。”此次考古发掘领队、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上海从古墓的形制分析,M1古墓为呈“十”字形砖室券顶墓,有的墓葬上压印阳文“宜子孙”吉祥语。M3古墓为呈长方形砖室券顶墓。“其他5座古墓则为呈‘凸’字形砖室券顶墓。”王上海说,这些古墓的墓砖纹样多以网纹、钱纹、半同心圆纹、车轮纹及组合纹样等为主。

哪个时期的?

东汉中晚期典型家族墓

此次发掘的7座墓葬到底属于哪个朝代?“7座古墓相互之间的时代不会相差太远。”王上海说,在墓葬平面布局上,7座墓葬均位于同一山坡地带,所有墓葬方向基本坐北朝南。“发掘结果表明,整个墓地墓式基本一致,排列有序,是我国东汉中晚期一处较为典型的家族墓地,是研究我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珍贵资料。”

百余件出土文物大放异彩

“滑石猪”很可爱 “虎形金”极罕见

“7座古墓内都有出土文物。”王上海说,古墓所出的文物丰富,按质地分有陶器、青瓷器、酱釉瓷器、金银器、铁器等。其中陶器又有绿釉、黑皮、夹砂、泥质等不同的种类。

王上海说,在该古墓群内,所出文物器形有罐(以双口罐居多)、盘口壶、钵、灶、案、谷仓、耳杯、银钗、金戒指、铁刀、铁剪、滑石猪等、“出土的滑石猪非常可爱,有人认为是陶制的,也有人认为是石头的,还需作进一步鉴定。”

“虽然大部分文物均属随葬用的‘明器’性质,但却是当时实际生活的缩影,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王上海说,据不完全统计,所出文物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约50余件,可复原的约30余件,拼对后可修复的约20余件。出土文物总计达百余件以上,有的器物可填补同时期墓葬所出遗物的空白。

在该古墓群出土的文物中,有几件金质饰品尤为引人关注,特别是一件不足小拇指大的“虎形金”饰品,考古专家连称非常罕见。记者看到,这件“虎形金”虽然很小,但能见老虎形状的动物仰着头,张着嘴,栩栩如生。“目前,只是初步判断为老虎,具体是否为虎形,或者狮子,以及其含金纯度等,都需作进一步检测鉴定。”另一枚金戒指和5粒金质珠子,也是十分好看。

◎价值

反映习俗文化的“活化石”

记者了解到,我省考古工作人员在历年考古发掘中,虽然发现汉晋时期古墓葬不少,但能保存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

“这次发掘的古墓葬群是研究江西地区东汉历史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王上海说,鉴于该古墓群出土文物丰富,经发掘揭露的墓葬在规模和数量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堪称反映中国传统“聚族而葬”习俗文化的“活化石”,极具保护、展示的价值。

◎推测

2万平方米范围还存古墓

在城头村采访时,不少村民反映,在发现古墓葬群的周边区域,村民犁田时经常会犁出墓葬的砖块。对于村民的说法,王上海等人在先期调查时,就在村民家中收集到两个与该墓葬群同时期的陶罐。王上海推测,在已发掘古墓群周边2万平方米内,可能还有更多不同时代的古墓葬存在。

◎保护

尽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

4月16日下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与上高县相关领导就下一步如何保护该墓葬群进行交流论证。考古专家提出,上高县应尽快将该汉代家族墓地确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保护标志,明确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考古部门与上高县相关领导商定,下半年,将组织人员对该墓葬群周边实地钻探,确定是否异地搬迁保护,或回填保护,也或者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