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发现明代古祠堂 挂有古代武官“柱国”牌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张氏祠堂

近日,湖湘文化志愿者在炎陵发现了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祠堂——张氏祠堂。目前,炎陵县文物局已将此古祠堂情况上报给市文物局。

张氏祠堂位于炎陵县东风乡西草坪村鹏塘组,据记载,张氏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该祠堂在清朝乾隆年间(1775年)曾进行过一次修缮,目前保存完好,有专人驻守。

祠堂从外面看上去为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正门上方悬挂一块巨大的匾额,书有“张氏祠堂”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大门两边挂有一副对联:奕叶千秋锦凤岭,风云万顷壮鹏塘。

祠堂分两进,厅中有一个巨大的天井,天井四周约有八根大木柱,每个柱子上均悬挂有楹联,显示出浓烈的人文气息。

经过天井,便是祠堂的核心部分,两旁有一幅醒目的对联:敬祖宗仁义礼智信,佑儿孙文武忠孝廉。这里还供奉了张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显得庄严肃穆。

牌位上方悬挂了一块匾额书“柱国堂”,据了解,“柱国”在古代为最高武官的荣誉,柱国必须是由皇帝的心腹亲信当之。每一柱国统大将军二员,专掌国家禁兵精锐。

据当地人介绍,这是张氏后人为纪念先人张先甲而立的。张先甲在清朝道光年间为江苏太湖总兵,因屡建战功,被授予建威将军,赐一品顶戴花翎,并诰封祥勇巴图鲁(享受此项殊荣的清朝只有二十三人)。1874年8月,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中,张先甲身先士卒,英勇殉国,时年四十岁。朝廷为表彰先甲公忠勇,派大臣护送其灵柩回故乡隆重安葬。自此,家乡父老及张氏族人一直奉张先甲为民族英雄。

如今,这里的张氏后人每逢秋季,都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对张氏子弟中学业有成者进行奖励。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