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殡仪馆后山挖出2座宋墓 其中一座或早期被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春节期间,福州市殡仪馆后山在施工中发现一座宋墓,工人们从墓中钩出一个生锈的古铜镜和一枚古钱币。2月10日,市考古队开始对这片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截至19日,已挖出两座宋墓。

这座墓可能是合葬墓

19日下午,记者来到仓山下湖村福州市殡仪馆后山考古发掘现场。这里原先是市民政系统的骨灰盒生产厂,现在是救灾储备仓库工地。在工地的东北角,考古人员正在对最后仅余的近百平方米的黄土山上的两座邻近的古墓进行发掘。

靠山边那座,经过几天的清理,一座椭圆形的砖式券顶墓的墓顶显现出来。这座墓坐东北朝西南,拱形墓顶平铺着宽而扁的青砖。环绕着墓顶,从内往外,分别用石板和青砖规整地砌了两圈椭圆、低矮的墓围。墓围之间是石板槽,应当是用来排墓地雨水的。

整座墓埋在黄土中,几名工人正在清理墓前的祭祀活动场所。据介绍,当年的墓是露出来的,后来周围被填埋,墓被埋没。整座墓长6.5米,宽3.95米。

“这么讲究、规整,这座墓应当是有身份人家的墓,有可能是合葬墓。但一切有待打开墓室后才能证实。南北朝、唐代、宋代,都有很多券顶墓。从这座墓的外观和形制来看,应该是一座宋墓。”有关人士说。

这座墓看似保存完整,但在墓顶左前方,记者发现了一个缺口。“这是一个盗洞,可容一人进出,说明该墓早期被盗。”有关人士介绍。

墓中发现钱币和铜镜

在这座墓的旁边,还挖出一座弧形的青砖墓壁的轮廓。这是一座南北走向的砖式墓,春节期间被施工方的挖掘机不慎破坏大半,工人们从墓中找到一枚方孔古钱币和一枚生锈的古铜镜,古铜镜上有钮和铭文。两件出土文物均为宋代出土文物,后来被移交给仓山区博物馆。再后来,这里的施工被紧急叫停,现场移交给市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
“这座墓与前面那座墓的做法与形制一样,差不多是一个年代的。这座墓至少有两圹墓室。从其出土的铜镜来看,这个墓主是一名女性。”有关人士说。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在工地另一处发现一枚生锈的铜镜。该铜镜为直柄,背面刻有精细的双凤纹。

考古发掘有助了解宋时生活习俗

除了这两座墓,春节期间,施工方在这片山头上还挖出36个棺木。“都是几年至几十年的棺材,骨骸装在坛坛罐罐里,都堆在那个角落里。不知道以后怎么处理?”工人说。

看来,这里古往今来就是墓葬区。为什么要对这一片进行考古发掘?有关人士说:“前几年台江学军路工商联后面也挖出多个南宋墓,还有东山苗圃也挖出过南宋墓。1986年,北郊茶园山南宋墓(宋端平二年,即1235年)出土了各类丝织品300多件,其中一件珍贵的纱罗对襟女上衣,可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蝉衣相媲美。如果殡仪馆后山的宋墓保存完整,没被盗过,下一步还要打开墓室、开棺,希望能挖出古尸,希望能出土丝绸等有价值的随葬品。总之,这一考古发掘,有助于人们了解宋代福州地区的生活习俗、墓葬文化。”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