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重见天日:“活着”保卫战

去年11月发现的古城墙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20余米,用麻石条做基础,两侧用青砖包边。明代城墙叠压在宋代城墙的墙基之上,其中有一段还利用架设树桩来稳固基础。(柳肃/摄)

如果依旧身处地下,一切都不会发生。重见天日之后,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长沙湘江边的一段古城墙正在寒风冷雨中经历身不由己的一切。它在时间隧道中“活”了千多年,但它被发现后,“活着”却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开发,已经让城市失去了太多。所以,与这段古城墙有关的故事映射了民众对城市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的渴盼。
目前,古城墙的保护已成共识,但如何保护却尚无定论。面对即将到来的湘江汛期,保护的进展显得尤为紧迫。
教授的两封信
1月9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柳肃教授受文物部门的邀请到衡阳考察一个文物保护项目,还在去的路上,省文物局的领导就打来电话,邀请他次日早上一定赶回来参加一个关于新发掘的古城墙的研讨会。
2011年11月下旬,位于长沙湘江边的万达公馆工地发掘出一段古城墙,经专家初步判断,一号墙体为明清时期长沙城城墙,二号墙体为宋代长沙城城墙。在二号墙体外侧,考古人员发现大量淤泥层,宋代城墙中,有一段是用架设的树桩来稳固基础的。
多年来,柳肃专注于建筑史和古建保护方面的研究。10日,他如约参加了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会。会前,专家们先到发掘现场考察。
“当时看现场,我震惊了。”柳肃说,到了会议室,大家更是激动不已。
有人提出,这一历史发现极为罕见,预示着一段长沙城的历史将由此翻开,可申报“201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省文化厅原厅长金则恭反复强调《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是不可移动的”。会上大家的一致建议是:必须要原址保护这一历史遗产。
此后的两天,古城墙总是在柳肃的脑海中徘徊,他半夜起来发微博:“万达广场发现的这一段城墙显然是长沙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惨烈的攻城战斗的历史记忆,它记录了长沙人民奋勇抵抗入侵者的一段光荣历史,宝贵之极……”他既兴奋又担忧,此前有专家提出“移到博物馆或者湘江风光带”的方案让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我害怕这会成为古城墙的命运。”
两天之后,他给市长张剑飞写了一封信:“有人建议切割搬进博物馆,那就等于保留了一些砖块,其价值相差天远。也有人建议重建到湘江风光带,那就是造假古董,古城墙只有保留原址,才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依据,其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无可估量。”
他给市长提了两个方案:其一,如果万达公司能够让出一片地,在此建造长沙古城博物馆,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其二,如果万达不让地,退一步的方案是在未来的大楼下面保留一片,用玻璃覆盖,做成一个小型的地下博物馆,国外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很多。
柳肃认为开发商是很关键的角色。次日,他又给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万达公司如果有眼光,就要将古城墙在原址保存,这等于在您的那块地盘保存了一个价值无穷的宝贝,损失一点建筑面积对于您和贵公司来说那点经济损失并不算太大,而文化的长久价值不是一点经济价值可以相比的,将大大提升那栋楼的品味和价值。
1月17日,就是给王健林的信发出3天后,万达方回应了。而且万达长沙公司的3位负责人专程赶到岳麓山脚下的集贤宾馆,当面听取柳肃的建议。同时,他们也表达了目前原址保存主要存在水利方面的困难。
柳肃说,“他们对我的意见没有异议,表示政府怎么决定他们就怎么执行。”万达公司代表的诚意和态度让柳肃觉得城墙原址保护非常有望。
“保不住”风波
此后,柳肃一直默默关注事态的发展,直至2月7日,市政府召开第三次专题论证会后,古城墙的命运似乎急转直下。
此前,长沙市文物局接到市防汛指挥部来函:湘江汛期临近,4月1日前,古城墙及其周边区域不利于防洪的设施都要整改到位。而这段古城墙的原址基坑,离湘江仅150米,古城墙底下15米为松散填土和强透水的沙砾层,汛期来时,随时可能导致管涌。往年汛期,此区域曾多次出现险情,因此存在重大防汛隐患。
市政府第三次专题论证会同时邀请了文物、建筑、规划、水文、地质、岩土等方面的专家7人,除了文物界的专家依然主张原址保护外,水利、地质等方面的专家都提出了异议,会议讨论的基调是不主张原址保护。
“当我获知这一消息时,心里好难受,当时就发了那条‘保不住了’的微博。”柳肃的这条“保不住”的微博很快就被转发了上千次。其实,柳肃在微博中漏发了“原址”两个字,大量网民误以为古城墙就此不保了,网上一片叹息。柳肃在采访中一再声明自己原意指的是原址保不住。他从来没有想到,网络的力量如此之大。
“我想去与古城墙共存亡,但是别人只会说老家伙‘作秀’!于事无补?”这是柳肃“保不住”微博中的一条评论。
记者在微博上联系柳肃的时候,有热心网友就给记者发私信说:“如果联系不上教授又很紧急,请联系刘三爹,他们一起在做拯救古城墙的事。”那个发微博愿意与古城墙共存亡的人就是刘叔华,大家都称他“刘三爹”。
在市长见面会上,“刘三爹”的发言很激烈,“市长既然来了,就是做好了准备听我这个老头子‘顿兜’的。当有人说政府部门在保护文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时,我就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就该让市长了解到政府做得不够的地方,这个会议才开得有意义。”
了解刘叔华的人都理解他之所以痛之切,是因为他对这些古建筑爱之深。
古城最后的实证
“这绝对是现在长沙城最宝贵的建筑遗存了,价值比天心阁城墙大得多。”说起与天心阁的价值比较,作为曾经的建筑规划师,刘叔华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30年前,天心阁的阁体重建,就是他做的设计方案,他对天心阁城墙结构深有研究。
“天心阁的古城墙,是明清时代所建,它是静态的,再也不会变了。而湘江边这一段古城墙,则层层叠叠,从五代到南宋,再到明清,各个朝代都有,层叠起历代的文化层。这段城墙最宝贵的价值是它凝聚着动态的历史。”刘叔华说,长沙地面上的建筑,最近的也是清朝的,而现在挖掘的这段,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南宋辛弃疾驻守长沙时的城墙标记。
考察过现场的专家们提到了铭刻着“忠义军”字样的城砖,而且这段城墙的东北边不远即是营盘街,也就是辛弃疾率领的飞虎队的驻地。“飞虎队”是辛弃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组建的一支抵御金兵的地方武装。据记载,南宋时期,长沙发生多次抗金、抗元、抗流寇的战争,天下大乱的时候,一些武装曾进军长沙,金兵攻陷长沙后还曾屠城,元军也曾攻克长沙。不少被金兵击败的散兵游勇自发组织的抗金武装都称为“忠义军”。
据介绍,有城墙做屏障的长沙至少经历过两次大的攻防战。一次是1275年,元重兵围城,长沙城破;一次是1852年9月到12月初,太平天国军战死了西王萧朝贵,历时将近3个月,都未能拿下长沙。这段城墙或许就见证了这些历史。
长沙城2000多年来没有更名,城中心也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在现五一广场,这是中国城市唯一的。过去,长沙城一直以湘江岸作为西墙,湘江是天然的护城河。
柳肃认为,从这段城墙的价值分析,不只是历史的见证,还对研究长沙地理、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他指着图片告诉记者:“你看,古城墙离湘江大道有百米远左右,湘江大道又离湘江大概有百把米,是湘江西移了还是河道变窄了?这些都值得考究。”
长沙是第一批被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多次参与长沙古建筑保卫战的刘叔华看着太多古迹消失,他心痛地说:“这段古城墙是长沙古城历史最后的实证,不会再有了。因为顺着古城墙我们看一圈,全部都搞了建设。”
保护,与汛期赛跑
2月13日清晨,位于湘江大道东侧、中山路北侧约50米的万达公馆D区工地被围挡得严严实实,把守森严。据保安人员介绍,现在这块工地,除了施工人员和考古所的,谁也不准进。
隔着铁门缝隙,记者看到盖着彩条布的古城墙,在晨雾中安详地沉睡。森严的安保措施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而这条举措是春节后才开始的。
在这场古城墙的保卫战中,截止目前,政府、开发商和专家、民众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一定要保护,尽量争取原址保护。
自古城墙发现至今,此工地一直停工,每天的损失大概是50万元。“一切听从政府的安排,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古城墙保护工作。”长沙万达公司营销部经理对本报记者说,这也是万达公司对外统一的口径和态度。
每年4月1日湖南进入汛期,现在距离汛期仅1个半月的时间,保护与防汛都显得愈发紧迫。
截至目前,在古城墙保护问题上,各方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从目前的专家意见来看,有三个方案,第一种是搭建“水泥密室”进行原址保护;第二种是原址抬升建设古城墙博物馆,但古城墙抬升之后,将失去其原有的存在环境,影响城墙信息的完整性,此为下策;而第三种是,为避免即将到来的汛期洪水破坏古城墙,运送土石等材料,回填古城墙考古工地,将其暂时埋藏在土石之下,渡过汛期之后再做规划,但这是下下策。
柳肃说,现在他反而开始担心有些网民带着情绪的观点过于激烈,容易激化矛盾。他真心希望各种非议降降温,呼吁大家冷静看问题。
而最新的消息是,15日一早,长沙市文物局局长曹凛会同省文物局领导飞赴北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古城墙问题。目前静待国家文物局的决定。
记者手记〉〉〉
如果不是柳肃教授的微博在网上迅速传播,这一段古城墙的命运或许就生死叵测。
如果不是省政协委员、知名主持人汪涵的关注,推动召开了一次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非正式会议,人们忘记古城墙遗址的时间也许不用太长。
一个神奇的上午
2月13日下午,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党委书记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从新浪微博上“相识”的柳肃教授。和三天前带着“愤怒”、“悲伤”、“麻木”并且哽咽着坐在办公桌前,发出“再也想不出能做什么了,我真不知道在我们国家要保护自己的历史文化是一件这么难的事情”微博时相比,此刻他的脸上挂着平静,也流露出喜悦。
“这件事情首先要感谢《湘声报》和汪涵,要不是你把我的微博告诉汪涵,汪涵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反映给张剑飞市长,也许不会这么迅速地得到上层重视。”作为同样关注古城墙命运的媒体记者,我能在其中起到搭桥引线的作用,心中自然甚是欣慰。
两会期间,与省政协委员汪涵交流时,他曾经说过他特别看不得古老的建筑、景物面临拆迁的境地,他要为城市中不说话的老建筑代言,尽绵薄之力做一些相应的保护工作。我想他一定会关注老城墙的命运。于是我就把柳肃的微博和网络上关于拯救古城墙的建议一并转给了汪涵。
没想到,汪涵迅速回应了此事。他向记者确认了信息的真实性。然后我们迅速收集了相关资料分头行动,汪涵将相关情况马上送呈了省委办公厅相关领导和张剑飞市长,我则将情况呈送至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谭仲池副主席非常关注此事,向记者了解了更多具体的情况,表示将马上打电话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此事。
中午时分,汪涵告诉记者,张剑飞市长已回应了,下午就将调查此事。“能在政协这个平台上为这个城市和老百姓做些事情是我做委员最大的心愿。”这句朴素的表达,在这样一个神奇的上午却显得如此有力度。
没过多久,柳肃接到汪涵的电话,表示想邀请他和市长一起面谈。
柳肃听到市长已经关注古城墙,非常兴奋,“看到希望了!”他一夜未眠,连夜赶写了《关于长沙万达广场发现古城墙的价值以及保护方式的建议书》,并请学生协助他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视频资料。
12日下午4点,市长来了,文物局长来了,开发商代表来了,热心民众和意见领袖们也来了,大家聚首发掘现场,考察古城墙及其周边环境。汪涵呼吁大家搁置情绪,放下彼此之间的意见分歧,群策群力来保护古城墙。
之后召开座谈会,张剑飞市长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一直开到晚上7点半。市长最后说:政府的态度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必须要保护,而且是确保。关键是到底以哪种方式保护;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后制定最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