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遗址的发现引发大家更多好奇 唐代福州城什么样

我们带你穿越千年一窥当年的城门、马球场、闽王办公地……

随着通湖路边唐代罗城遗址的发现,唐朝时福州城的轮廓大致出现。究竟那时的福州城是什么样的呢?昨日,福州考古队的队员们回顾了近年来在福州城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我们大致还原了福州古城:四十里罗城围起的城区里,有城门也有暗道,还有最早的“体育场”。

城建 冶山路省二建综合楼藏着唐代的城门

福建省博物院副研究员高健斌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参与过福州市考古队组织的几次福州城区考古。他回忆说,1999年在位于鼓楼区冶山路省二建综合楼工地上,挖出了唐罗城的十六座城门之一延远门。

当时,省二建综合楼要进行基建,因此考古队入驻进行抢救性挖掘。其中一个区域里,发现了砖块,砖上有“钱”纹,上面还刻着诸如“瓦亭窑”、“江南”等字样的铭文。当时队员们判断,这很可能是唐朝的城墙砖。

随着挖掘的深入,一个城门的雏形出现了:门道宽420厘米,进深800厘米,门道南、北两壁用规整的青砖砌起,中间还有排水沟。

根据写于宋朝的《三山志》记载,“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城上设有大门、便门十六座,水门三座。”其中在东北角上有一座延远门,它的位置被写于清朝的《榕城考古略》详细记录下来:“东北延远门,在今贡院前。”

清朝的贡院就在中山路的北段,与当时挖掘出的城门所在地相近。因此,这一处城门遗址被认定是唐罗城的城门之一延远门。

他说,当时还挖掘出了一段唐代城墙,是夯土墙。不过可惜由于规划原因,这段城墙后来被拆除了。城门虽然保住了,但是因为当地寸土寸金,开发商虽改了规划,但这段福州最早的砖城门“屈身”于地下,上面加盖了住宅,现在市民们也无缘得见。

健身 唐代“体育场”马球场藏身省商业厅大院地底下

走在如今的中山路省商业厅大院里,你可能不知道,脚下踩的是唐代的“体育场”——马球场。

高健斌说,1998年到1999年,福州市考古队曾在这里进行挖掘,挖到地下2米多深时,一块平坦但十分坚硬的地面露了出来。由于挖掘限制,这块地大约有400多平方米。

这块空地是做什么用的?这还得从另一个发现说起。1958年,福州市在修建道路时,发掘出一块唐代元和年间的《球场山亭记》的残断碑石,上面记载着“冶山,今欧冶池山是也。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球场。”

马球,是一项在唐朝十分风行的运动。千家诗里有一首诗:“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说的是唐玄宗十分喜欢打马球。但同时马球也是军队训练的一种方式,因此这位刺史在福州开了这个球场。

对比碑上做记载的位置,正是在省财政厅附近,因此考古专家们认为,露出的这块空地应该就是马球场。但是马球场的范围远不止这么大,他们一直没找到边,只能根据史料推测:当时福州为望州级别,马球场应有现在的两个足球场大,可容几万人。

这里也是全国范围内找到的第一个唐代的马球场,这一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但可惜的是,因为马球场上被规划为福利房,人与文物争地,虽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挖掘,但没能进行原地保护,回填后,住宅楼的地基深深嵌入了马球场里,这里成了福利房所在地。

娱乐 通往后花园的夹道修在钱塘巷附近

“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船上红更红,波澹澹,水溶溶,如隔荷花路不通。

西湖东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一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

这是福州唐代才女陈金凤写的《游乐曲》,当年这样的歌声可能从王宫中,飘到“御花园”西湖里,而连接两者之间的“地下秘密通道”——夹道,也被找到了。

高健斌说,1999年,福州市考古队在位于北大路与钱塘巷交叉口的省地税局宿舍楼工地里进行抢救性挖掘,找到了这一遗迹。

这条夹道宽约10米,可以容许较大的船通过,由于挖掘限制只挖了一小部分。但从已经挖掘出来的夹道分析,当时他们使用了巨大的木头作为驳岸,木头上还盖着带有“闽”字的印戳。

这条夹道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连接宫殿与西湖的水路,之所以特地修成地下通道,是为了避开百姓耳目,免得给百姓知道了闽王到西湖玩,认为他不务正业。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直以来福州民间都传说,福州地下有神仙,因为有人亲耳听到过地下传出来的仙乐。但这其实是王审知的儿子乘坐着船从夹道到被称为“水晶宫”的西湖游玩时路上进行歌舞表演所发出的声音。他出游的事还被记进了《闽都记》里。

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依然无缘得见这一重要发现。因为这里被列为省地税局的福利房,且是最后一批,等建成后就要分房。考古队员们为了保住这一遗址到处奔走努力,甚至得到了省里的关注,但最终这里还是盖了房子。

办公 当年的鼓角楼是闽王的办公地点

如今在鼓屏路与鼓西路交叉口是鼓楼遗址公园,最早是唐代福州城里最宏伟的建筑所在地,也曾是闽王的办公场所。

2001年,福州市考古队在这里进行考古挖掘,找到了一块刻着“后唐天成四年岁次己丑九月丁卯朔十三日己卯重竖鼓角楼”的壁砖。上面文字的意思是在公元929年重新建了这个鼓角楼。正是这块壁砖,让专家们确定了,这就是唐代全福州最雄伟建筑、闽王办公所在地。

据了解,鼓角楼最早是在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由观察使元锡所建的州门,后来福州地区的行政级别提高了,叫做威武军,所以这里也被叫做威武军门。王审知就是在这里接受唐朝的敕封,成为地方节度使,后来被封为闽王。因此这一处建筑,也成为政权的象征,建得格外雄伟。

但是王审知死后,他的继任者不甘于只做一名地方节度使,脱离唐朝统治。在鼓楼附近加盖了都尉府,鼓楼则成为都尉府的谯楼。

如今这一唐五代最为壮观的建筑遗址已经重见天日,考古队员们将历代建筑地层都做了标记,把整个遗址现场用玻璃罩罩起来,成为一处重要的景点。就连当年的铜钲都被复原出来,重现王朝雄风。

生活 现在的闽王祠是唐朝闽王宫所在地

身为闽王,王审知到底住在哪里?去年,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证实。根据福州市考古队在位于十九中附近的考古发现,闽王祠就是当年王审知的住所,换言之,这里就是王宫所在地。

福州市考古队队员李福生说,他们在进行闽王祠修复的同时,也进行了考古挖掘,结果就在祠堂后面挖出了唐五代的地基,还有青砖、板瓦等宫廷建筑材料。

此前,根据历代文献记载,虽然知道闽王祠所在地就是王审知的居住地,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这次挖出的青砖、板瓦成为最有力的证明。

目前,福州市考古队已经对该处遗址进行回填处理,进行了保护。出土的青砖、板瓦今后将在闽王祠里展出。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