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墓志罐揭开一代名窑之谜

昨天,在“2007年中国·越窑青瓷高峰论坛”上,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员蔡乃武提交了《东窑出自上林湖》的论文,用两件新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墓志罐证实:东窑出自浙江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上林湖。

东窑是我国古代有文献记载的一代名窑,被认为是五代、宋时期一处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址。其形貌品质和地位堪与柴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比肩。但是,由于缺少考古实证,加上文献记载不够明确,东窑的具体产地、烧造年代、产品风貌一直无法确定,成为困扰古陶瓷界的一大难题。

两年前,蔡乃武从浙江一位收藏家收藏的两件五代越窑青瓷墓志罐上,得到了揭开这一谜团的文物资料。一件五代梁开平四年(公元911年)墓志罐上的铭文有“大梁越州余姚县上林乡石仁里故俞……以开平四年八月廿八日……于东窑岙内……”等语;另一件为五代吴越宝正二年(927年)墓志罐,其铭文中有“吴越故项府君墓志铭……以宝正二年三月十六日绵疾终于私第……于年秋九月廿二日买得余姚县上林乡东窑之里……”

蔡乃武在研究中,联系浙江省博物馆藏唐光启三年(887年)墓志罐,有“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这一铭文,证明上林湖在887年前就有贡窑存在了。以此类推,那么东窑在911年以前存在是完全可能的。从光启墓志铭文对照来看,东窑与贡窑在地点和时间上均十分接近。专家推测,贡窑和东窑是同一窑场的两种不同称谓,或者二者相似而又有区别,贡窑者生产宫廷所需秘色窑,而东窑生产东宫太子所需秘色瓷,在西安法门寺地宫供奉的秘色瓷中就有标有“五哥”字样者,“五哥”是唐僖宗为太子时的昵称。

蔡乃武认为,从这两件墓志罐铭文可以确证,东窑出自越窑腹地上林湖窑场,即当时的余姚县上林乡石仁里;东窑的设立时间早在晚唐五代时期。

担任本次高峰论坛主持的北京大学考古系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说,这两件墓志铭罐的实证难能可贵,是一个对东窑研究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发现。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