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师范挖出明代古墓 墓志铭清晰可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施工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和墓志铭一起出土的一些物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两块墓志铭已经被送到泰州市博物馆内,经过简单清理之后,上面的刻字清晰可见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迎春小区挖出一个古墓!10日上午,记者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现场。泰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出土一些青瓷瓦片瓦罐之外,还发现两块墓志铭题为《故沈孺人滕氏墓志铭》,墓主人是滕善果。

施工现场挖出棺木学校大门口的保安介绍,学校大门内侧正在铺设污水处理管道,墓志铭就是在那儿出土的。

一位正在施工的工人说,古墓是9日下午两三点钟发现的。“当时正在挖土,挖开一层类似于泥浆的掩盖物后,发现下面是木头;继续往下挖,发现是棺木。当时没有人向上级报告,今天早晨有人说这是古墓”。

工地旁边,几块较大完整的棺木被扔在地上,工人已经离开了工地。记者在现场看到,共有两具棺椁,埋葬深度离地面1.5米左右。

“这里可能还有一个墓。”在距已经被开挖墓穴东侧不远处,工作人发现了棺木的断层,据推断这可能是一个家族墓。

墓中出土墓志铭

泰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王玮副主任说,与两具棺椁一起被挖出来的,还有一副完整的墓志铭。

泰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为刚说,根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滕善果是和丈夫沈公合葬的,但两人并不是一起下葬,有先有后,“目前没有发现丈夫的墓志铭”。

经过简单清理后测量,墓志铭长宽均为58厘米,厚8厘米,材料为青石。墓志铭上的刻字清晰可见。墓志铭不仅记载了滕善果嫁入沈家之后的主要经历,还描述了其性格和为人。由墓志铭得知,滕善果是一个善良、忠厚、善于持家的女子。“出土这样的墓志铭,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明代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有一定的帮助。”王为刚说。

王玮说,工人发现古墓后,没有很好地保护现场,而且一些出土的物品也被人偷偷带走,“我们已经报公安机关,将会同公安机关一起,追回丢失的物品”。

明代泰州较繁荣

1980年11月,泰州市郊鲍家坝的一座明代古墓内曾出土了两具古尸,尸体湿润柔软,外形完整,皮肤呈淡黄色,毛发、胡须、睫毛等清晰可见,手指甲均保存完好,软组织有弹性,四肢和大关节都能活动,内脏器官也保存良好。2011年2月24日晚,在泰州市区春兰路延伸工程施工工地发现三副明代棺木,棺内一具女尸五官分明,甚至眉毛都清晰可见。除此之外,泰州还多次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墓。这是为什么呢?

王为刚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明朝以后泰州发展相对开始繁荣,进入官场和从商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明代后期,泰州出现不少户部级以上的大官。有了身份的官人和有钱的商人才有能力给自己一个好的墓穴。

尸体、棺木、陪葬物品之所以能保存完好,是因为处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里,隔绝了空气,微生物又相对较少,而浇浆层上有细微小孔,致使地下水渗进棺中,这恰恰又为物品保存提供了良好的隔离空气的环境,才能保存至今。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