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现神秘古堡群 可能是明建文帝避难所(图)



由大青条石砌成,专家称不逊于凤凰南长城
绵亘数十里的大冠岭,逶迤在永州新田县西南部。山岭最高处,雄踞着神秘的古城堡遗址。
10月13日,“湖南发现之旅”的第三天,省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来到大冠岭,细致考证刚刚发现的“大冠堡”。这座古城堡遗址保存完整,与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其他5个“卫星城堡”一起,形成气势宏伟的古堡群。
大冠堡位于新田县西南约20公里的大冠岭,这里海拔685米,地处这一带山岭的最高处。
省文物局研究馆员谢武经对大冠堡进行了仔细勘测。他说,大冠堡内共有17个房间屋基,总面积7000平方米,内城墙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原高度5-6米),城墙上的走道平均宽约2米。古堡城墙上开东、西、北三门,却无南门。
古堡内还有两个蓄水池(山顶无水,要到山下挑水)。整个城堡为手工精细的青条石砌成,青条石小的几百公斤,大的达2000公斤。条石间用三合膏(石灰、糯米饭、桐油为主的混合物)粘合。
三合膏为确定大冠堡的建筑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省文物局副局长何强分析说:“三合膏在明代建筑中格外流行,而在元代以前是没有的。”何强据此推断,大冠堡应该始建于明代。考古专家还推断,大冠堡及其周边的5个卫星城堡规模宏大,绝非常人所建。但大冠堡的主人是谁尚待考证。
何强推断,古堡群应是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们雄踞高地,有些还建有炮口和蓄水池。”应该积极申报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专家曹砚农非常认同何强的观点,他认为,大冠岭古堡群比江永的上甘棠古村落和凤凰南长城毫不逊色。
神秘古堡系明建文帝避难之所?
新田“大冠堡”古堡群三大谜团待解
随着湖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进行,永州新田的“大冠堡”古堡群逐渐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不过,正当大家感叹古堡的雄伟时,考古专家们又在新田发现了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另一处古堡群。两处古堡群彼此相邻,分布在新田西南山岭之间。湖南境内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古堡群尚属首次,不少考古专家纷纷前来考察论证,试图揭开古堡的那些尘封已久的秘密。
疑团1:不可思议的现身之地
史志记载,直到1639年,即明崇祯12年,才设立新田县。而且在解放以前,新田县依旧地处偏远,人烟稀少。那么,为什么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崇山深处,出现如此规模巨大,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绝非当时平民百姓之力所能为的古堡群呢?
对此,专家推测,古堡应是某位有特殊身份,又不能暴露身份的尊者所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位神秘的尊者极有可能就是因“靖难之役”丢了皇位的明建文帝朱允炆。史料记载,朱允炆逃离都城南京后,只得“逊国为僧,云游四海”,曾“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两入荆楚之乡”。另外,朱允炆曾从西粤转到新田武当山避难,由于他施行仁政,深得人心,在新田又有得力部属,加之这里当时地处南蛮,是理想的避难场所。于是,建文帝的部属在武当山四周修建了龙潭堡、牯牛岗堡、白米寨堡、石古寨堡和飞龙堡,形成拱卫之势,以保护建文帝;为确保万无一失,又修建了以大冠堡为中心的大冠堡、新宅岭堡、大利堡、百万城堡、龙形堡和龙秀堡等古堡群,以为建文帝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
疑团2:令人感叹的浩大工程
记者发现,这12座古堡均位于山顶,居高临下,同时首尾呼应,设计之精巧,工程建设之浩大可见一斑。就单个古堡而言,其建筑规模也极为宏大,大冠堡便是其中代表。
大冠堡位于新田县西南约20公里的大冠岭,这里海拔685米,地处这一带山岭的最高处。堡内部共有17个房间屋基,总面积7000平方米,内城墙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原高度5-6米),城墙上的走道平均宽度约2米。古堡城墙上开东、西、北三门,却无南门。门狭小,东门门洞高3米,宽1.5米;西门门洞高2米,宽1米;北门门洞高2.5米,宽1.2米。
除房屋外,古堡内还有两个蓄水池(山顶无水,要到下面五、六十米的井里挑水)。蓄水池长、宽各10米左右,深约5-6米。每个蓄水池能蓄水500-600立方米。整个城堡为手工精细的青条石砌成,青条石小的几百公斤,大的达2000公斤。城墙及房屋建筑中的条石间,用三合膏(石灰、糯米饭、桐油为主的混合物)粘合。
湖南省文物局研究馆员谢武经认为,从目前已被发现的古堡来看,大冠堡应该是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堡遗址。
疑团3:谁是真正的古堡主人
尽管有专家猜测古堡可能是为建文帝所建设,但就目前的考证情况而言,这一说法并未有确凿的根据。
对此,谢武经分析称,大冠堡的主要建筑材料为青石,所耗石料极多,但城堡内外石山均保持了原始风貌,说明古堡建筑时并没有就地取材,而是注重保护山上的自然景观。这就使得古堡的工程更加浩大,绝非民间或匪盗所为。那么,大冠堡究是谁修建的呢?粗看起来这应该是官府建筑或是某一位重要官人建筑,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建筑往往会比较张扬,不会这么诡秘,且史书或志书会有较详细的记载。“我们翻开当地的志书,就是一些小的山寨、寨堡都有记载,所以这不是官府建筑,也不是什么重要官人的建筑。”谢武经说,就现有发现来看,谁是大冠堡的主人?尚有待探讨。
不论如何,这些古堡的发现,已经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何强称,这些古堡都具有明显的军事戍守性质,“比如它们都雄踞高地,视野开阔,有些还建有炮口和巨大的蓄水池。”据此,他推断,古堡群应是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物质遗存,“对研究湘南地区明清时期的军事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应该积极申报成为‘国保’单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