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城墙遗址引网友关注(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段古城墙承载着厦门600多年的历史

一段隐于闹市区,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虽然在过去9年多的时间里,多次被有关部门提起保护,至今却仍是“被遗忘”。

今年厦门两会,台盟厦门市委员会就这段位于厦门市公安局附近出米巷的古城墙,提出提案《关于在拟建的厦门古城公园内增加海防历史及名人纪念主题的建议》。

历史背景:

古城墙已600多岁

资料显示,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当时是为了防倭寇侵扰而建。清朝康熙年间,施琅收复台湾后,在明代古城内成立水师提督衙门(现厦门市公安局附近)。康熙二十四年,原来的城墙被拆除重新扩建,城墙周围长约2000米。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再次重修。现在所看到的古城墙,实际上是经过施琅将军扩建后的。

网友呼吁:

保护古城墙迫在眉睫

“如今古城墙依旧在哭泣!缺乏规划、年久失修、古城墙边停满汽车,整个景观不协调也就罢了,关键是古城墙日复一日地受到破坏!破坏!”昵称为“不再倒走的狼”的网友在微博上给两会提建议,修建保护古城墙迫在眉睫。“不再倒走的狼”还说,古城墙1961年、1983年两次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市政府拨款缮残补缺,修复城墙64米。最为引人关注的是2003年8月,市文化局召开发布会,表示将在这段明古城墙基础上建一个城址博物馆。遗憾的是,9年过去了,博物馆未见踪影。

对于网友的呼吁,家在古城墙附近的郑先生表示赞同,“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就连仅剩的70多米城墙,都要消失了”。

委员建议:

建成厦门古城墙公园

台盟厦门市委员会的提案认为,这段古城墙最初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它是厦门历史上最具时代特征的军事设施和海防设施,也是厦门代表性建筑和历史建筑。鉴于厦门这段古城墙的历史价值,应尽快建设成古城墙公园,并在公园中增加厦门海防历史和名人的主题内容,让人们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厦门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海防历史。

部门回应:

公园规划已通过评审

“古城墙公园建设的项目策划已经通过评审,计划通过拆建、打通,与中山路、中山公园连成步行系统。”厦门市规划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70多米长的明代古城墙,将被打造成岛内惟一的“古城公园”,并在公园中央规划一个休闲广场和一个博物馆。

按照有关古城墙保护的规划方案, 将控制古城范围内的高层建筑。

相关提案

仿香港太平山顶

开发狐尾山夜游

民盟厦门市委员会建议:将狐尾山顶打造成“厦门的太平山顶”。太平山顶鸟瞰壮丽海港,是香港主要的夜游景点之一;而站在厦门的狐尾山顶,可远眺鼓浪屿、鹭江道等,可俯瞰东渡港区、海沧大桥等,可以欣赏飞机起降、巨轮远航、汽车飞驰,堪与香港太平山顶相媲美,却缺乏旅游的整体规划、推动,开发与包装的力度不足。建议重新规划狐尾山的旅游发展,使之成为厦门休闲夜游的又一胜景;同时,做好狐尾山夜游的系列配套工作。

建议在曾山

设地质公园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员会提案建议:曾山是厦门岛内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花岗岩地貌,保存着典型的海岛岩石山的植物群落,是一处地质上具有特色、景观优美且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质遗迹。建议在曾山建立地质公园,而曾山脚下的一栋闲置大楼,则可改造为地质博物馆,让市民和游客了解厦门岛的形成过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