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掘出大规模土墩墓群 主人是吴越贵族?(图)



去年11月10日,本网曾经对萧山湘湖边一处距今2000余年的古墓群被盗案进行过详细报道(萧山14个商周古墓被盗 47件追回文物中6件属国家三级文物(图 视频)。
1月5日,杭州市考古所与萧山博物馆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这处墓群阶段性的抢救发掘工作进行了通报。
截至去年12月底,由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与萧山博物馆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长达近10个月的野外工作,共清理完成了31个土墩, 45座墓葬,出土文物708件(组)。
本次发掘,证明了萧山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是人口密集、十分发达的地区。这是继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杭州地区首次大规模发掘出的土墩墓群。
这座墓群的主人是谁?出土文物价值几何?古墓的年代以及构造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细细欣赏着这些烧制精美的陪葬文物,又走进了一个个墓室深处,近距离感受神秘的古越墓葬文化。
一个土墩中有四个墓 其中的木室墓主人是越国贵族
萧山湘湖边,连绵的群山被密密的竹林所覆盖,沿一条显然是被踏过太多次而形成的山路攀爬,差不多半山腰的位置,就看到大大小小几个土坑裸露在外。
杭州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杨金东告诉记者,商周时期的墓地多建在高处,以山顶、山脊处为最佳。古人认为山高而接天之气,又能防潮防水,是理想的墓地之址。
细细观察这几个土坑,就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最外面一个离地表大概三四十公分,周围被碎石环绕,叫做石框浅坑墓,墓室中只有器物。它的右前方,是个不太起眼的石室墓。
沿长长的墓道走过,一个用巨大的圆木和方木构筑而成的“人”字坡木屋很是特别,这是一座土墩木室墓,南北长20米,东西宽约4米,中部破坏严重,南部保存较完整,还依稀能分辨出墓底枕木。在木屋旁边,还有细细的石子铺道,上面覆盖着质密的灰白泥土,十分考究。
杨金东说,只有土大夫级别以上的贵族才有资格使用木室墓,其“人”字形类屋式结构与绍兴印山越王陵十分相似。该墓为研究越国贵族墓的墓葬制度提供了新资料。
绕过木室墓,就来到这座巨大土墩的最后一个墓,这是一个特征明显的石室土墩墓。杨金东说,石室土墩墓大多有明显的盖顶石,石室修造规整,外部还有石挡墙,从上面俯视,墓室平面犹如一把刀。
为什么在一个土墩中会有四个墓,而且墓室材质、式样不一呢?杨金东猜测,这可能是一个家族中的合葬墓,由于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不同而有所区别吧!

为什么瓷器多用来做餐具? 越国人的答案是:讲卫生
在陈列室,几十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整齐排列,有纹饰精美、造型古朴的“印纹硬陶器”,也有釉彩油滑、器形较小的原始瓷器,还有泥质陶器、铜铁器和玉石器等。
萧山区博物馆馆长施加农介绍,被盗的文物是一批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和陶器,年代是从西周到战国早期,主要是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施加农解释,南方地区的酸性土壤对铜铁、玉等的腐蚀较大,故出土的器物以较容易保存的瓷、陶器为大多数。
施加农说,印纹硬陶器是越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烧制温度可以达到1100多度,烧制成型后敲起来“叮叮作响”, 原始瓷就是在这种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瓷器的原始阶段制品,而较为成熟的瓷器则产生于东汉时期。
“陶器的吸水性很好,不利于洗涤,主要用来储物,而原始瓷因为上了釉彩,光滑又不吸水,洗洗涮涮很是方便,则是做餐具的上好材料。”施加农说,2000多年前的越国人,就已经知道讲卫生了。
这座土墩墓群址有可能是吴越交战的前沿阵地
春秋时,萧山是越国的西北门户,在海拔128米的湘湖村越王城山之巅,相传是越王勾践屯兵抗吴之地,就地里位置而言,蜈蚣山土墩墓群就在越王城山对面,据此推测,此处很可能是吴越交战时的前沿阵地。
在出土的这31座土墩墓群中,有大批精美的陶、原始瓷器物,也有规格、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他们的主人是否就是当时作战领军的大将及其家人呢?
一切还不得而知,只有耐心等待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来慢慢揭晓谜底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