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光门遗址揭开千年面纱

经过考古人员近半年的发掘清理,唐长安城含光门遗址再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400多年前的风貌重新面世。考古成果显示,含光门遗址是迄今唐长安城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好、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城门遗址,目前已被列入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中国段)的名单之中。

据了解,1986年考古人员曾对含

光门遗址进行过发掘。为配合含光门博物馆建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队今年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主持发掘工作的考古专家何岁利表示,含光门是隋开皇二年(582年)建大兴城时所建,唐代加以修缮,是唐长安城皇城南面三城门之一。

发掘结果显示,含光门共有三个门道,门址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门墩是以纯净的黄土版筑而成。三个门道建筑形制相同,保存比较完整,其中东西两侧的门道宽5.3米,中间的门道稍宽为5.5米,门道南北长度19米。门道两侧的砌砖、柱础石、门限、墩台、宋代含光门路面保存比较完整。从门道灰烬和红烧土遗迹看,含光门在唐末被火烧而倒塌。据了解,在第一次发掘时,遗址上出土有唐宋时代的残砖、碎瓦、瓷片和铜钱等器物。

含光门遗址是唐长安城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好的门址,其主要原因与西安城墙发展变化相关。何岁利表示,隋唐以后,唐长安城逐渐被废弃,元代时含光门也被封闭不用。其后经过明、清两代多次修建西安城,含光门被包在西安城南墙之内,遗址也就最大限度地保存至今。

何岁利表示,含光门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唐代皇城建制、唐代建筑学、唐代历史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也为其保护和展示奠定了基础。如今,含光门遗址已经被列入丝绸之路跨国申遗(中国段)的名单之中。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