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一东汉时期古墓出土4件完整汉代陶器

2011年12月31日,南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从古墓中找到了4件器形完整的汉代陶器及汉代微型灶台、大量瓷片铁器残片和鎏金青铜残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现一精美器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墓地取出的陪葬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钥匙

判断为东汉时期墓葬

2011年12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古墓挖掘现场。经过前一天的挖掘,工作人员已经将墓中的沉积泥土基本清理完,接下来就是寻找可能存在的文物。

清理完沉积泥土的古墓高度接近3米、宽度为1.5米左右,而长度近5米,据专家介绍,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来,古墓的年代比之前初步判断的六朝时期还要早,应该是东汉时期的汉墓,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出土大量精美文物

随着不断挖掘,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急切,11时许,从古墓中突然传出一阵喧哗声,原来工作人员从古墓中挖掘出了第一块陶器残片。残片呈不规则的三角形,还有两道凹陷的纹路贯穿整个残片,据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纹路称为“弦纹”,根据残片的厚度、纹路以及弯曲弧线判断,应该是属于较大件的文物。

随后,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陶器残片相继出土,连续出土的文物似乎预示着有“好东西”要出来了。11时20分许,终于在古墓的南侧发现了一只较为完整的大型陶罐,同时出土了几件铁器残片。

12时50分许,从墓室中又传出了好消息,在墓室北侧发现了大量弧形的鎏金青铜碎片,虽然是碎片,但上面耀眼的金色光泽还在,让人不得不佩服1800年前古人的精湛技艺。

下午,考古挖掘工作继续进行,截至16时30分,古墓南侧又陆续发现一只较完整的陶罐、一只双系盘口壶以及一个类似“香炉”的陶器,在古墓北面还发现一只微型陶制灶台。


古墓和文物“与众不同”

据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介绍,其实这座墓有些“与众不同”,为什么呢?原来按照当时一般的习俗来说,古人墓穴应该是坐北朝南的,但是这座古墓却是坐南朝北。之前专家判断古墓的前侧,也就是封门砖所在的一侧应该是在南面,而后侧是在北面,但是在墓中却发现呈人字形堆砌的封门砖出现在北侧,也就是说古墓实际上北侧才是前侧,后侧却变成了南面,与一般的习俗不同。另外,古墓中出土类似香炉的陶器,也与众不同。李国利介绍说,如果是香炉的话,应该是没有“把手”的,但这件陶器却有着两只“把手”,同时又具“双耳”、“三足”,这又是属于器皿的特征,所以暂时无法确定这是什么物品,作何用途。

古墓历史上曾经被盗过

在挖掘过程中,专家们确定该古墓历史上曾经被盗过,而盗洞就在南面古墓后侧的位置,之前发现大量的沉积泥土就是从盗洞中涌入的,而对于这个盗墓贼大家却是“又憎又爱”。

让人“爱”的是,正是通过盗洞涌进墓穴里的泥砖把墓室后侧的文物给掩埋了,才能让里面的4件文物保存较为完好,而大家也猜测如果不是被掩埋,或许盗墓贼就不会放过这4件文物。而让大家“憎”的是,专家们看到一件件出土的精美文物,不禁想到如果古墓历史上没有被盗墓贼盗挖过的话,这里将有多少精美、极具价值的文物?

墓主为何人仍未知

这座古墓究竟属于何人?单从出土文物和墓室的规模、结构都无法判断出来,同时由于墓室内没有发现棺椁或者墓志铭或其他能表明墓主身份的物品,因此墓主的身份或许永远成谜。但李国利介绍说:“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看来,墓主人只是个普通人,只不过家里条件还可以。”李国立还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在南昌的汉墓数量是偏少的,所以这座古墓的发现以及出土文物对了解汉代人当时的生活习俗有一定的帮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