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後漢墓青玉璧“完璧出土”
“出玉器了!”昨天,揚州10年來出土的最大木槨墓考古工地傳出一大喜訊!這一2000多年前的青玉璧完整出土,大大出乎人們意料。這也是該墓葬首次出土玉器,再次驗證了墓主身份的高貴。
完整玉璧泛“青光”
玉璧的出土,振奮了發掘現場!這塊直徑14.2釐米的青玉璧,扁圓,谷紋,古樸典雅,玉質純凈,泛著柔和的“青光”。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一塊完整無缺的“完璧”。
這塊玉璧是在一口木棺棺床東北側被意外發現的。據了解,作為品德象徵的玉器一般隨墓主人“長眠”于木棺內,那麼這塊玉器又是從何而來呢?由於木棺並無盜洞,因此考古人員排除了玉器從木棺內滑落的可能性。那麼,將玉器置於棺床是否有意而為之?專家表示,按照喪葬禮俗,這樣的可能性不大。“落葬時一些墓葬的棺蓋板上,有時也會擱置玉器。有的放在棺蓋板的中間,有的放于四角。”專家推測,這塊玉璧原先可能是放在棺蓋板上的。“不堪斷裂的槨蓋板重壓,棺蓋板發生了傾斜,致使玉璧滑落”。
墓中放璧有“奇想”
玉璧是古代最重要的禮器,用來作禮器的玉璧多是玉中的佼佼者。一件品質上乘的玉璧,甚至可用來交換多座城池。
玉璧自始,就承負祭天、禮天的職能。漢代,玉璧廣泛使用於喪葬殮屍中。專家稱,漢代的人希望死後羽化升仙,被認為有“通天”職能的玉璧就成了升天的載體。因此,漢代人以璧殮屍,並不只是為了保護屍體不腐,更是為了導引逝者靈魂升天,而璧孔則被認為是“天門”,是墓主靈魂出入的通道。
墓廂又現雙層佈局
隨著考古的進行,墓葬的具體形制也更加清晰。人們在清理足廂時,發現泥土裏還“暗藏”著一塊楠木板。槨墻上的榫眼進一步表明,這一側廂應是雙層結構。此木板應是中間擱板。不僅如此,被黑手一鍋端的北側廂也應是雙層豪華佈局。
目前,考古挖掘正向墓葬核心區——木棺“挺進”,將繼續“探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