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岁明代古城墙将重现黄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老城墙目前被安放在一个临时工棚内,已然斑驳、残破,有部分墙面甚至缺损明显

在人民路露香园路口,一段458岁高龄的明代古城墙在“尘封”多年之后,将重新与世人见面。

昨日,早报记者从市文物保护管理处和黄浦区文化局获悉,这段总长约70米的古城墙正在制定修复方案,并将按原貌在原址上修复。

上海仅存的两段明城墙

“黄浦区明代老城墙其实有两段,一段是大境阁,已被确认为上海市文保单位;还有一段就是2005年新发现的一段70余米的老城墙,虽然还没被确认为文保单位,但也有明确保护方案,严格要求保护。”上海市文物保护处有关专家表示。

原来,上海建县后并无城墙,但倭寇屡屡入侵,没有高墙很吃亏。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官民奋起筑城,用时三个月,筑起一道4.5公里长、8米高的城墙。几年后,倭寇被平定,官绅在城墙的四座高台上,造了四座寺庙。1912年,城墙在沪军都督府民政总长李平书的批示下拆除,原因是“为商业一方面论,固须拆除城垣,使交通便利;即以上海风气、人民卫生两项论,尤当及早拆除。”

当时有一小段被保留下来,就是大境阁。这是明代上海西城墙的一段,长约四五十米,其上建有道观“大境阁”。1992年开始,原上海市南市区政府经过努力,将这段古城墙和大境阁按原样修复开放,楼内设“上海老城厢史迹展览”,供游人参观。

现场只留下20米城墙

在人民路露香园路口的“露香园路旧改地块商品房及配套公建”工程的施工现场,早报记者看到了古城墙的残余部分。目前,现场保留下的古城墙约有20多米,而另有50多米则被落架保存,等待修复。

在现场保留的古城墙外,搭起了一幢小型平房,将整个城墙罩了起来,在平房的西面不远处,已打上了新地基,这里将建起一座酒店式公寓。“70米城墙只剩下20米,其余50米已经被拆除了!”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记者从一位居民提供的建筑施工图上看到,被拆下的50多米城墙的确在建筑红线内,建筑是一幢20层的酒店式公寓。

50米砖块被落架保存

被拆的50米城墙去了哪里?记者昨天联系上上海露香园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坚。“50米城墙确实被拆了,不过,我们不是破坏性地拆除,而是根据市文管委的保护方案,有计划地进行拆卸保存。”任志坚告诉早报记者,被拆卸下的砖头全部被标记、装箱保存,目前被保存在拆迁基地一处保留建筑内。

黄浦区文化局文物管理科科长李名骏介绍,明城墙原本位于南市区妇婴保健院内,长期以来未被发现,大约在6年前,随着该区域改建工程的展开,这段城墙才“惊鸿乍现”。不过,由于年久失修,70米城墙中的50米已然残破不堪,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专家李孔三介绍,其时,上海露香园置业有限公司正在这一带进行老城厢动迁改造,市文物保护处立即通过黄浦区文化部门通知该公司,不得拆除城墙,并对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这50米的城墙已经被落架,也就是一块一块编号保存起来,今后会按照编号重新修复。”李名骏称。

据古城墙所在地区的开发商透露,已拆卸的50米城墙恢复后将被延伸至新建的酒店式公寓大堂内展示。“原状恢复的古城墙将与现存的20米城墙连就,然后延伸进大楼底层大堂。”任志坚说,“大堂将对外免费开放,市民和游客可随时进来参观。”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