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栅发现一处沙丘遗址 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高新区科技一路侧的金鼎下栅村大陂头沙丘遗址,市博物馆专业人员从一个4米长8米宽的深坑里,试掘出几十件陶器残片!

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肖一亭表示:该处遗址可断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4000余年历史。

据悉,该处遗址现存近两千平方米,试掘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

晚报讯(记者吴晓云)从一个4米长8米宽的深坑里,发掘出几十件陶器的残片!市博物馆专业人员11月7日起对下栅村大陂头沙丘遗址进行试掘,昨天,清理工作暂告结束。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肖一亭断定:人类在4000余年前就在此处生息繁衍。

出土大量陶釜陶罐碎片

金鼎下栅村大陂头沙丘遗址位于高新区科技一路侧,经过发掘的现场残留着一个深1.5米的“探沟”。据肖一亭介绍,这处遗址现存近两千平方米,试掘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但是出土了大量陶釜、陶罐的碎片,这些碎片可拼对数十只陶器。从这些陶片的器型、纹饰、种类等方面研究,这处遗址与金鼎官塘村的白沙遗址年代相近,可断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4000余年历史。

科技手段测定准确年代

目前,这些陶片静静地躺在市博物馆,那些带着绳纹、方纹图案的破碎陶片,经过专业人员的清洗、拼对、修复之后,才会露出最初的样子。专家们会对陶片进行横向比较,并用科技手段测定陶片的准确年代。肖一亭说:“在现场还发现了一些疑似飞禽的骨头,可见人类活动的痕迹非常频繁。”

肖一亭说,珠海有着丰富的史前文明,6000余年前至2800年前的沙丘遗址非常多,这处遗址原本离大海不远,方便先民下海捕鱼,而南方沿海民族多用圆形的“釜”做炊具,这些都可以说明沙丘遗址的年代。

沙丘遗址增至81处

据悉,1999年珠海共发现77处沙丘遗址,后来又新增三处沙丘遗址,2010年我市公布已发现80处沙丘遗址。加上这处最新发现的上陂头沙丘遗址,我市沙丘遗址总数改写为81处。肖一亭说,珠海除了宝镜湾、小沙湾等沙丘遗址进行过正式发掘,其他遗址试掘的都不多,位于官塘村的白沙遗址在1989年就已经消逝。金鼎大陂头沙丘遗址的发现,为珠海4000多年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新的有力物证,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珠海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沙丘遗址和大量出土文物的发掘,有力地证明了珠海文明的根来自海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