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大法王寺首展舍利子 系中国出土唯一有记载佛牙舍利
嵩山大法王寺首次展示佛骨舍利

玻璃容器内是佛骨舍利,上面是供奉舍利的人首鸟身玉棺。
这是至今我国出土的唯一有记载的佛牙舍利
11月18日到24日将面向公众展示
阅读提示
3颗小拇指粗细佛骨舍利,存放在人首鸟身器皿中,穿越了千年时光隧道,展现在世人面前。昨天,在登封嵩山大法王寺镇寺之宝佛骨舍利被从银行保险箱内取出,准备恭迎11月18日到24日举办的“释迦牟尼佛舍利盛世重光大典”。这是它2000年挖掘出土后,首次与世人照面。
发掘
佛骨舍利面世震动世界佛教界
释延佛大师称,早在1963年,我省文物考古部门曾对嵩山大法王寺塔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当时清理出土了铜器、瓷器等20余件文物。2000年4月6日,考古队员又在大法王寺二号塔的地宫内,出土了一件古代侍女形象的玉石盒,它做工精美,人首鸟身,头梳高髻,做吹箫状。经过查阅佛典籍记载,印证了这个玉石盒叫“迦陵频伽盒”,它是作为供奉佛舍利用的玉棺,其中盛放有释迦牟尼的三颗佛骨舍利。
3颗佛骨舍利出土后,一时间引起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出于安全保护角度考虑,它们随即被送至国家博物馆保存,用于专家、学者科学研究;2004年,3颗佛骨舍利返回郑州后,担心发生意外,寺院干脆将其存放在一家银行保险箱中,等待时机展示给世人。
舍利作为佛家重宝,是佛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载体。11月18日到24日,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大法王寺联合主办佛骨舍利供奉展示及研讨会,就大法王寺的历史、建筑、古碑、佛教文化及未来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现场瞻仰佛骨舍利。
考证
佛骨舍利被秘密移至二号塔
释延佛大法师介绍,大法王寺与少林寺毗邻而建,其历史比少林寺早424年。大法王寺现存6座宝塔,矗立在大法王寺北面山坡上的塔,堪称大法王寺地标建筑,大家习惯称它为一号塔。这座塔构造简约,与大唐豪华的时代不符合,却与隋文帝崇尚节俭的时代吻合。查阅史料考证,它就是保存完好的隋代舍利塔。
而令众人不解的是,在2000年考古发掘佛骨舍利时,并未在一号塔发现踪迹,震惊世人的佛骨舍利,却是在距离它不远处的二号塔发掘出土的。就在大家感到疑惑的时候,意外出土了一块石碑,石碑碑文共计88字,题目为《释迦舍利藏志》。碑文由圆仁、天如撰写,时间为大唐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据史料记载,圆仁是来自日本的高僧。唐会昌年间政府实施灭佛政策,包括圆仁在内的众多僧人,被责令还俗,不从者遭到捕杀。在此背景下,圆仁从东都洛阳出发,由当时的郑州赶到嵩山大法王寺,联手当时寺院的僧人,将存藏的佛骨舍利转移至二号塔处,才使得佛骨得以保全。
穿越了千年时空,当年的金戈铁马早已尘封在泥土间,而那些闪耀着文化光芒的器物,势必会勾起民众感念本源文化的向往。
溯源
佛骨舍利已供奉珍藏1400余年
据了解,嵩山大法王寺古人称为“嵩山第一胜地”,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即公元七十一年),已有1940年的历史。大法王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设的第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在我国佛学史、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史料称,嵩山大法王寺自隋仁寿二年获赐佛骨舍利后,一直供奉珍藏了1400余年。事实上,对一座佛教寺庙来说,供奉佛骨舍利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大法王寺释延佛大师介绍说,嵩山大法王寺出土的佛骨舍利,是至今我国出土的唯一有记载的佛牙舍利,它在世界范围内尚不多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