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发现两座千年古墓后续:墓主是陈傅良后裔

17日,记者从瑞安市文物馆获悉,经查证,位于瑞安市罗凤办事处山官村龟山山脚下的养菌场工地底下确实“埋”着一个庞大古墓群;另据本月13日发掘的元朝古墓中石碑所记载,古墓主人系南宋时期永嘉学派鼻祖陈傅良后裔。

9月13日,瑞安市文物馆在该养菌场工地底下发掘出两座南北朝时期古墓和一座元朝古墓后,马上组织考古人员对该工地进行勘测查证。瑞安市文物馆文博副研究员叶挺铸介绍,他们查阅了1983年对当地进行文物普查时的资料和当地地方史料,再加上去年曾被工地施工破坏的唐代古墓,可以作出判断:养菌场工地底下及附近藏有一个庞大的古墓群,并推测其中不乏唐、宋、元、明等时期的古墓。

根据初步勘测结果显示,其中一些古墓上下叠压在一起。专家称,古时候当地人们都把这个地方当作墓地集中建造地,随着年代推移,各个时期的一些坟墓便层层叠在一起。至于是否会对该古墓群进行大规模发掘,文物部门表示,并不是所有古墓都需要发掘,发掘需视其考古价值多少来决定,而衡量其考古价值还需进一步勘测。另外,如要发掘,还需跟有关部门及当地居民进行协商。

另据透露,13日发掘的元朝古墓中发现的一块石碑内容显示,古墓主人姓陈,是当地陈氏家族祖先。另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该陈姓墓主系南宋时期永嘉学派鼻祖陈傅良的后裔。(来源:温州都市报)

[新闻链接]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人称止斋先生。南宋温州瑞安县帆游乡人。九岁时父母双亡,与兄长姐妹赖祖母吴氏抚养成人。青年时在瑞安、温州一带教书。乾道五年(1169)冬,随薛季宣寄寓江苏常州读书,从此继承和发扬薛季宣的事功学说,成为永嘉学派中一位承先启后的学者。

嘉泰三年(1203)任泉州知州,因年老,恳请辞职,改投集英殿修撰,宝谟阁待制。陈傅良现传世的著作有《止斋文集》五十二卷等,多为科举程文之作。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