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遗址将重见天日 洛阳铲探测800平古村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青岛胶州洋河镇大庄村,泰安到日照的天然气国家项目经过这里,为避免此处的市文保单位的 “大庄遗址”遭到破坏,省考古队多名考古人员已经在此地展开抢救性发掘。记者了解到,待发掘遗址始建于周代,此次发掘面积在800平米左右,发掘时间约为一个月。

用洛阳铲进行探测

记者在大庄村西侧施工现场看到,为了配合文物部门发掘,这里的施工已经全部停止。工地上的考古人

员每人手持一把长柄铁铲,正在有顺序地沿着地面向下 “打洞”。“这是洛阳铲,我们正在进行探测,也是为了给正式发掘做准备。”一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洛阳铲,又名探铲,为凹形的铁铲,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由于遗址深埋在地下,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到遗址文化层,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所以在遗址发掘前,他们都要使用一些专用考古工具进行探测。

发掘面积800平方米

“那是什么,怎么沟里有那么多青砖。”考古人员用洛阳铲探测过程中,位于探测地南侧不远处的一条深沟内,几名村民发现了一座已经被挖开的“墓葬”。记者走到跟前看到,这个深约3米的沟底下,大量残破的青砖和瓦片很规则地堆积在一起,青砖个头大小与现在的砖头相比要明显大很多,且上面还有规整的菱形花纹。“不要乱动。”考古人员听到喊声后立即过去查看,初步认为这是一处汉代的水井。

据考古人员介绍,经过初步探测,此次工地中需要发掘的遗址属于整个遗址的边缘,大约有800平方米。

发掘持续一个月

昨天下午,记者从胶州市洋河镇政府了解到,为了配合此次考古发掘,也为了文物安全,正式发掘开始后,他们还将通知当地派出所对发掘现场实施24小时保护。据介绍,目前“大庄遗址”发掘准备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本周起,考古人员首先将对土地表层进行铲除,整个考古保护发掘工作持续约一个月。

据考古人员介绍,早在10多年前的文物普查中,他们就探测出了此地埋有周代的古村落遗址,后来“大庄遗址”被确定为市文保单位。“古代墓葬像这样保存完整的遗址很少见,所以我们也会尽最大能力对遗址实施保护发掘。”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出土文物对研究周代的经济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