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中的中医药文物
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是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为研究汉初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提供了非常翔实的资料。目前,坐落于湖南省省会长沙的湖南省博物馆是国内外唯一一所展示马王堆出土文物的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陈列展中所展示的与医药相关的文物主要有这样几件:
导引图
导引在古代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养生体育运动。彩色帛画导引图出土于三号墓。图上描绘了呼吸运动、肢体运动、器械操等44种练功术式,并标注名称及功用。据中医医史文献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马继兴先生的考证,这44副导引图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题有病名的导引图,可知此类导引术式是用于治疗相应疾病的;第二类是题有动物形象的导引图,为模仿动物运动所创;第三类为器械运动的导引图,图中人物均以器械为导引的辅助手段;还有一类被归为其他类,标题意义待考。
中草药及彩绘陶熏炉
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中草药实物有10余种,是现存较早的中草药实物。分别为:茅香,别名香草,系禾本科植物香茅的根茎,香料;佩兰,系菊科植物佩兰的花及果实,性平,味辛,解暑去湿;辛夷,木兰科植物玉兰的花蕾及花梗,散风寒、通鼻窍;高良姜,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性热,辛温,温中散寒、止痛;桂皮,樟科植物浙樟的树皮;花椒,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果实,性热,味辛,温中止痛、杀虫;藁本,伞形科植物藁本的根茎,性温,味辛,祛风散寒,止痛;杜蘅,马兜铃科植物莲花细辛的根,散寒止咳、祛风止痛;姜,姜科姜属植物根茎,味辛性温,发散风寒、化痰止咳,此外还有朱砂。
以上药物均为现代中医常用的药物。除朱砂外,其他药物多气味芳香,具有芳香去湿、通气健脾、防腐杀菌等功效。这些药物在出土时被存放在香囊、枕头和熏炉中,用于预防疾病,调节精神。
三号墓中出土的彩绘陶熏炉,通高13.3cm,口径11.2cm,盖上镂孔,炉内装高良姜、茅香、藁本和辛夷等,熏烧时就可清新空气,祛除秽气,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足臂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其他四部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同抄在一幅长帛上。《足臂十一脉灸经》和未展出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全面讲述了人体十一条静脉的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和灸法,是我国最早的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他们与《黄帝内经》中的文句、内容有很多相同之处。二书在经络上均只讲了十一条经脉,比《灵枢》少了一条厥阴经。所述经络循行方向以及主病病候,不仅比《灵枢》简略,有的甚至相反。据考证二书可能是《灵枢·经脉》的祖本。
《五十二病方》
据考证,《五十二病方》是现已发现的我国最古的医方。为亡佚已久的医方书。该帛书并无书名,根据原有目录共有五十二个以病名为中心的小标题,学者们将其定名为《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种疾病下,每一种疾病的治疗少则一方、二方,多则二十余方,现共存医方总数283个,原书应由300方左右。书中所涉及的病名,包括见于五十二个标题的病名,共计103个,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收录药物247种,其中有将近半数是《神农本草经》中没有记载的。它真实地反映了西汉前临床医学和方药学发展的水平。
《养生方》
单独抄在一卷帛上,以养生方药为主要内容,故帛书整理小组定名为《养生方》。原书32个标题目录,列于正文之后,经整理,尚可辨认27个,内容可归纳为7个方面,即治疗阳痿方;一般壮阳方;一般补益方;增强筋力方;治疗阴肿方;女子用药方;方中补益方。据考证,帛书《养生方》的抄写年代应在秦汉之际。该书对于养生学、方药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十问》
出土时与《和阴阳》竹简合成一卷。全书假托古代帝王、诸侯、官吏、名医、术士互相问答,提出十个有关养生保健的问题进行讨论。就如何顺从天地阴阳四时变化,注意起居饮食,坚持操练气功导引,重视方中养生等问题作了认真的探讨,以求得健康长寿。
《天下至道谈》
本书主要是论述高深的养生之道。实际上主要讨论有关性保健的问题。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对于“七损八益”的问题更是做了具体详细的描述。
除以上所展出的帛书外,其余未展出的与医药相关的帛书还有《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杂疗方》、《胎产书》等7种,竹木简还有《杂禁方》。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些医药文物,是汉代之前医药学发展实际情况的反映。从文物及其内容来看,汉代之前的医学领域已经覆盖了方剂学、诊断学、治疗学、脉学、养生学、导引气功、经络学、妇产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其内容非常丰富。尤其难得的是《五十二病方》的出土,填补了我国汉代以前方剂学专著的空白,这些帛书、竹木简的出土也进一步证实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学术水平,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王堆医书乃至其他尚可能存在却未被发掘出土的古医书为这两部医书的编著提供了原始素材。也可认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也是诸多类似于马王堆医书中的两种医书,因其内容完整而系统,亦或是侥幸而得以流传下来,从而被后世封为中医学的经典之著。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