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西汉木椁墓最新进展:主墓室出土了"汉代木俑"

继前天从外藏椁取出色艳如新的漆笥顶盖,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又有喜人发现:考古人员又发掘出精妙绝伦的漆案及10多只釉陶器,其中有4只别致的釉陶壶保存完好。

主墓室

发掘出汉代木俑

墓坑里的积水本来就多,不断渗出的雨水,增添了发掘的难度。“万一再下雨,现场就更难清理了!”一旁的考古人员和记者说话时也没放下手中的铁锹。

昨天,外藏椁仍是发掘的“重头戏”。为了深入发掘,考古人员决定把坑内横七竖八的楠木板清理出坑口。楠木粗厚,加之雨水浸泡,清理难度较大。最后,考古人员找来绳子,安排五名男子才将其一一拉“上岸”。

墓葬“核心区”主墓室椁板折断,且墓坑较深,考古人员只好借助竹梯身入墓坑,清除墓坑里的积水。由于现场没有通电,只能靠拎桶一桶一桶地将水提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水位下降,在墓坑的东北侧,一只汉代木俑出土。

外藏椁

漆案釉陶器“扎堆现身”

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不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外藏椁的西墙板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漆案,漆案的腿部虽已不存,但案面的云气纹饰在用水清洗后,显露出了“芳容”,色泽鲜艳,精妙绝伦。就连考古人员也啧啧赞叹。

下午,考古人员在外藏椁的东侧发现了10余只釉陶器。它们大小不一,种类丰富,有陶罐、陶壶、陶瓿。令人格外欣喜的是,其中4只釉陶壶保存完好。不过,一旁的釉陶瓿可能由于个头大等因素,已被墓中折断的楠木板砸坏。正当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倾盆大雨突然来临,考古工作只好暂停。

市考古队发掘墓葬组组长薛炳宏昨称,依据目前的发掘情况,还不能对墓主身份作任何断定,随着发掘的进行,墓主身份有可能被揭开。

据悉,为保证文物安全,相关部门已专门派员对这一西汉古墓葬实行24小时看护。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