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博物馆:走进清末民初大汉口

  在汉口沿江大道95号有座老建筑,占地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359平方米,希腊古典主义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历经岁月和风雨,巍然矗立在长江边,已近百年,它就是江汉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很难说,这栋长江边的老房子对武汉人的影响有多深。只记得,每次路过,二楼那扇厚重的棕色大门总是吸引人想要推开,一探究竟,仿佛那些被关住的旧时光,可以全部找回来。

 

  或许真的是时间到了,岁月给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近百年后,这栋老房子正式变身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回忆里的旧时光,就这么被打了开。

 

  历经沧桑 它巍然于长江边

 

  时光恍若回到百年前的大汉口。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汉口成为新增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861年,汉口开埠,1862年,江汉关正式成立。起初,江汉关选址在汉口河街,19世纪末随着武汉近代商贸及航运业的繁荣兴盛,江汉关业务迅猛增长,原有关署狭窄简陋,已不敷应用,需择地修建新的海关大楼。1922年,江汉关选择现址正式兴建大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32年英国军舰拍摄的汉口江汉关照片

 

  在当时的汉口租界里,洋行居多,房屋建筑多半为欧式风格,因此,江汉关大楼的建筑设计也是最具英国古典主义的欧式风格,由当时上海著名英商建筑公司思九生洋行建筑师辛浦生设计,汉口英商景明洋行负责监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汉关大楼大门

 

  江汉关一共五层,由四层主楼及五层钟楼组成,高约45.85米,是当时武汉的最高建筑物。江汉关的外形建筑,由大块条形的麻石横向砌筑,外墙饰以花岗石,墙面墙面、山花、窗楣以及大门入口处,均采取艺术造型处理。整个建筑外观坚固典雅,极富感染力。四层刻有著名书法家、曾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宗彝所书魏碑“江汉关”匾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汉关大楼的每一处,都彰显着这栋建筑与众不同的存在,在江汉关博物馆主任周静眼中,这栋大楼不仅承载着这个城市的荣辱兴衰,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人们成长奋进。“这就是毋庸置疑的镇馆之宝,也是这座城市最无可替代的地标。”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