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唯一汉墓博物馆闭馆三年多 馆长:改扩建已开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号墓保护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门口竖着闭馆公告

 

  近期汉代海昏侯墓文物从江西来京在首博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

 

  其实在北京也有值得一览的汉墓,其中丰台区大葆台汉墓是西汉广阳王刘建及其王后的陵墓,也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墓葬。

 

  然而记者发现,在这处汉墓遗址基础上建成的博物馆因展厅主体建筑出现安全隐患,已于2012年7月闭馆,至今未恢复开放,这让想去参观的市民心存遗憾。

 

  发现


  至今闭馆已三年多 恢复开放还要等多久?

 

  1974年至1975年间,文物部门在丰台区郭公庄发现两座古墓。经发掘考证,一号墓是西汉广阳王刘建的陵墓,西侧的二号墓是其王后墓。

 

  大葆台西汉墓是国内首次出土西汉诸侯王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地下宫殿和唯一保存完整的西汉车马殉葬遗迹,对研究西汉墓葬制度及北京史有重要价值。

 

  1983年,在该遗址基础上建成的“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对外开放,1995年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统计,北京目前已发掘的汉墓还有怀柔城北汉墓、昌平史家桥汉墓、昌平白浮汉墓等,但这些汉墓多不便参观。大葆台汉墓是北京地区唯一被建造成为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的汉墓。

 

  然而自三年多以前,这处博物馆就已闭馆。记者多次探访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发现,关闭多年的博物馆,门前显得很是冷清,偶有工作人员和保安出入。经常有人远道而来却被挡在门外,只能隔着大门向博物馆内张望。

 

  提及闭馆,要从2012年说起。当年4月24日,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正式开通微博,粉丝数达到1620人。而两个多月之后,官微便开始发布闭馆公告,称因展厅建筑紧急维修,为保证文物安全和观众安全,自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闭馆。

 

  此后,闭馆期不断被延长,到2013年9月,闭馆通知干脆被做成了告示牌,常年立在博物馆大门外。截至今日,博物馆仍未恢复开放。

 

  这让一些想看展览的市民有些不解,这座北京唯一的汉墓博物馆,恢复开放还要再等上多少年?

 

  探因


  主体建筑存隐患 危及文物安全

 

  记者在北京市文物局官方网站上查询从2012年至2015年有关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公开信息发现,2012年7月2日,该博物馆领导针对“排水管道不通畅问题”,要求疏通馆内排水沟,购买防汛器材,保证汛期馆内安全。

 

  但在同年的“7·21”暴雨当天,院外雨水迅速倒灌,馆内积水严重,一度危及文物库房的安全。经抢救虽度过险情,但暴露出基础设施老旧的问题,成为文物安全的重要隐患。

 

  2013年汛期,博物馆加强防汛准备,但6月底,馆门前丰葆路雨水管道阻塞,造成雨天馆舍严重积水。7月暴雨频繁,博物馆防汛形势严峻。2013年9月,因博物馆展厅主体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观众和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闭馆延期。

 

  时至2015年7月,北京市普降大到暴雨,受丰葆路雨水管道排水不畅影响,博物馆门口及院内积水深度还一度达到50厘米。

 

  此外,记者还查询到一份2013年某高校建筑遗产研究员考察该博物馆后所做的《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保护规划》。

 

  其内容显示,遗址状况相对较好的一号墓,保护建筑使用了30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问题,且排水不畅。钢筋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露筋锈蚀、渗水、构件损坏,危及到遗址安全。

 

  另外,建筑多根柱子、架梁有露筋锈蚀现象,大部分预制屋面板存在渗水痕迹,建筑外围护墙普遍开裂隆起,走廊顶板存在横向裂缝,存在暴雨雨水倒灌危害。此外,保护建筑不具备温湿度调节功能,车马坑土遗址出现了风化、局部开裂和不均匀沉降,甚至是土块脱落。

 

  进展


  改扩建工程已开始

 

  2015年10月,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向德春曾在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召开改扩建项目工作会,就博物馆改扩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任务部署,并要求博物馆尽快制定新馆建设定位方案,成立协调机构。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北京市文物局采访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闭馆和改扩建工程情况,被告知由馆方回应。

 

  该博物馆馆长郭力展表示,目前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经开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但工期和具体规划并未透露。郭馆长表示,闭馆非完全“闭门谢客”,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社会大课堂基地,去年接待了近千名学生参与历史学习,包括写书简等活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