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动员培训

 

  按照省、市两级普查办的要求,虢国博物馆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目前,已顺利完成馆藏文物共计4094件/套的信息上报,不日,将开展数据终审工作。

 

  此次普查工作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馆自2013年9月正式启动该项工作以来,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动员培训。成立可普领导小组和可普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相关专业培训。2.帐务核实。开展清库建档工作,核实每件文物的正确编号。确定“可普”范围,建立文物清册,预估工作量。3.文物清理。对部分文物上的污渍、尘土进行清洗,对锈蚀严重的进行除锈,对残断的进行临时拼接固定等。4.信息采集。精确测量每件文物的通长、通宽、通高、局部具体尺寸、重量,描述锈蚀、损伤等病害情况及造型、纹饰、铭文等。5.文物定级。邀请省、市两级专家对范围内的文物进行鉴定定级,首次确定了本馆珍贵文物具体数量。6.照片拍摄。对每件文物进行全方位、立体拍摄,建立了完整的文物数字化图形资库。7.信息上报。按照要求,将文物的编号、名称、年代、尺寸、质地等26项基本信息汇总到离线数据平台,并初步审核后上报至国家“可普在线平台”。

 

  全体“可普”工作人员历时20多个月,克服种种困难,紧随指导标准变化要求,积极探索高效工作模式,不仅使“可普”工作在业内始终保持领先,而且促进我馆的保管业务坚实迈向新台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