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博物馆收藏孩子斑斓的童趣世界
万春小学学生剪纸作品
万春小学学生剪纸作品
万春小学学生剪纸作品
传统剪纸,往往被当代人等同于充满乡土气息的大红窗花。然而成都市万春小学的孩子们,却用剪刀剪出了一个童趣的世界。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剪纸作品,频频被选中在“看四川”成都国际非遗节等活动中展览。3月16日,万春小学剪纸博物馆正式成立,首批展出50余幅学生作品。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见证了中国传统艺术正在下一代中生根发芽。
剪纸原来这么美
剪纸博物馆就建在学校的一个角落。走进这间只有200平方米大小的展馆,顿时被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吸引。由万春小学师生合作的几百个红色抓髻娃娃剪纸,组合成一个椭圆形的装饰造型,喜庆而别致;墙上,便是孩子们的各种剪纸作品。《木兰从军》《话说西游》《福尔摩斯的世界》《司马光小时候》《曹冲称象》,是孩子们畅读经典名著后,根据情节再结合想象剪刻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场面和鲜活人物造型;《剪影成都》,则是孩子们对各自生活经历与场景的形象再现:川剧、茶馆、逗鸟……这些成都市井生活的标志符号纷纷成为剪纸的主题。
在一组以“孝”为主题的剪纸前,六年级学生魏芝霖和同学共同创作的一幅《孝为先》被收录其中。小朋友骄傲介绍,“爸爸给奶奶敬茶,儿子给爸爸擦汗,这就是尊敬长辈。”而同为六年级的陈宇、朱蕊小朋友剪出了一个老有所乐的幸福画面:印着“寿”字的盖碗茶杯里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一旁鸟笼里造型各异的鸟儿,灵动得仿佛就要飞出来。
与传统剪纸以红色为基调不同,孩子们的剪纸大胆使用了黑、黄、绿等颜色,让剪纸有了更鲜亮的视觉效果。博物馆开展时,慕名而来的家长和嘉宾纷纷点赞:“没想到剪纸这么美!”“没想到孩子们的水平这么高!”
一次非遗进校园的成功实践
校长陈绍光介绍,去年《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在四川美术馆开展,孩子们的《乐》和《游子吟》两幅作品成功入选。此前,学生们的剪纸作品频频在中国少年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得金奖。而去年的成都国际非遗节,还为万春小学的学生作品专设了“万春剪纸展厅”。
这一切,皆源自2011年开始的剪纸艺术特长必修课。陈绍光说,万春小学是一所典型的涉农小学,学生主要来源于当地失地农民及外来人员家庭。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除了在校文化学习外,几乎没机会接受校外的艺术培训。那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究竟选择哪种艺术最适合学生?几经选择,学校敲定了剪纸。在陈绍光看来,剪纸只需要剪刀、刻刀和纸张,成本低廉,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并且每个学生都能学,完全可以在全校推广。当年11月,学校的美术课开始增加剪纸教学内容,并聘请少儿美术教学名家、剪纸专业老师等进行教学指导。这种强调动手能力的艺术特长课,很快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校还把剪纸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鼓励学生们把心中所想的孝、美等品德用剪纸表现出来,这样学校涌现出了各种获奖作品。而每年6月的毕业季,即将告别小学的孩子们就会约定俗成,集体创作剪纸作品赠予学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