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宁夏回族民俗文物在北京展出

  明代的景泰蓝阿文炉、清代描金手抄本《古兰经》,以及雕刻、刺绣、剪纸等172件(套)宁夏回族民俗文物及百余幅图片24日亮相北京。

  作为《美丽中国·和谐家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系列展》之一,由民族文化宫,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物局主办的《回乡漫步——宁夏回族民俗及文物展》当日在民族文化宫开展。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们发延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长久以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回族为繁荣祖国,缔造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域,拥有丰富的回族文化及浓厚的回乡风情。

  他介绍,此次展览分为回族概况、宗教典籍、民俗撷英、工艺奇葩等单元,较全面展示了回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宁夏回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展品中包括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古兰经》,其中清代描金手抄本《古兰经》,以及仅有1.1克重的世界上现存最小的《古兰经》之一、袖珍版《古兰经》等都极为珍贵。此外,一件铸有红底金字阿拉伯文并装饰景泰蓝五彩花卉的明代景泰蓝阿文炉,既彰显独特回族艺术又汲取中国其他民族文化营养,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民俗撷英”单元中,衣食住行、节日风情、婚丧嫁娶、音乐舞蹈等宁夏回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也得以集中展示。

  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1000多万回族人口,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生活在大江南北。

  此次展览曾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吐鲁番等地博物馆巡回展出。在北京的展出将持续至3月15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