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博物馆新馆年底完工 东大门崛起文化新地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正在酝酿,即将走进宜昌市民的生活。昨日,记者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新馆,近距离感受这座“文化宫殿”的成长。大楼凭地起,风头正劲时,如今的博物馆新馆外立面装修已基本完工,新颜容貌显现,整个项目计划今年底全部完工。

 

  新馆尽显“宜昌范儿”高颜值引市民粉丝合影

 

  咔,咔,咔……摆好姿势,调整角度,张先生和博物馆新馆来了几张“亲密”自拍照,“宜昌博物馆”几个大字跃然其中。在手机上操作了一番,他和新馆一起出现在了朋友们的眼中。“哇,这个就是博物馆新馆吗?大变样啊!”“有范儿,大气。”“求路线,我也要去拍照。”新馆的高“颜值”瞬间引爆张先生的朋友圈。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曾经的黄土平地上渐渐“长出”一个落落大方的博物馆。极目远眺,可以看到,新馆已经披上了淡粉丝的“新装”,凹凸的条形石材呈现出“虎跃凤翔”的墙面景观,四个墙角配以饕餮纹饰,表示出“巴人崇虎,楚人尚凤,虎凤合鸣”的设计效果,充满“宜昌风”。

 

  “建筑大厅上方是穹顶,太阳的自然光线可以直接透射进来。”跟随城投公司公建一部项目副经理刘爱华的脚步,记者走进了博物馆的内部,抬头仰面,纵深有度,视野开阔。穹顶以宜昌最具代表的“太阳人石刻”为出发点,体现了宜昌地区祖先对太阳的敬重以及宜昌作为楚国故地对屈子哲学的崇尚。

 

  “高标配”展厅保驾护航“家门口”可赏世界一流展览

 

  “与老馆相比,新馆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化蝶’。”看着眼前的新馆建筑,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夏倪刚充满期待。从事该工作30余年,他深知老馆的“痛楚”。受展厅面积、展览环境等硬件条件的限制,欧洲油画展等一些大型展览无法在宜昌“落地”布展,这令他感到惋惜。而今,新馆的建设给了他自信和从容。

 

  刘爱华告诉记者,新馆建筑层数地上主体4层,局部夹层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4.7米。其中,一楼临时展厅的高度达到8米。“一般的展柜在三四米,这个高度可以有效达到布展效果。”夏倪刚说,除了空间条件外,新馆在消防设施、恒温恒湿等馆藏条件方面也具有巨大的优势。“特别是油画展览,要求特别高,这些条件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确保展览作品的生命质量。”“‘高标配’的新馆在这里,我们绝对有实力引进更多的展会,让市民看到世界一流的展览。”夏倪刚说,新馆集历史博物馆、三峡移民博物馆、龙化石博物馆、党史馆四馆于一体,共设有12个展厅,可同时容纳3000人参观,远超过老馆的千人容量。

 

  声光电中互动看展览再现“宜昌老城”印象

 

  长阳智人、大溪文化、太阳图腾、陶器群、前坪秦汉墓群、川江号子……记者了解到,目前博物馆新馆已基本确定布展《远古西陵》、《楚巴夷陵》、《千载峡州》、《开埠风云》、《宜昌抗战》、《三峡风情》、《古城记忆》、《书香墨韵》、《水电之都》、《生命鸿蒙》等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届时,市民可尽情徜徉馆内,静静追忆历史长河中的“宜昌印记”。

 

  除了品展览看文物外,宜昌市民还可以在实景互动中感受一段别样的休闲时光,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在未来的设计中,新馆将会采用丰富的现代展陈形式,用声、光、电的形式来烘托展陈主题,如视频、全息投影、场景复原等。增加观众互动设计的环节,选取设置战争体验馆,模拟石牌保卫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枪炮、手榴弹等武器,在互动游戏环节中创下纪录的观众可去服务台领取“抗战英勇勋章”。

 

  此外,博物馆的顶楼设计有一个“古城记忆”展厅,将老镇江阁、吊脚楼等宜昌地标式古建筑仿建在博物馆展览区四层露天层,同时把原老宜昌街头小景植入其中,模拟户外空间,以实景为主,给市民别样的观展体验。

 

  数说宜昌博物馆

 

  2.5公里

 

  宜昌博物馆新馆位于伍家岗区共谊村,南邻柏林河路,距离宜昌火车东站2.5公里,与宜昌规划展览馆毗邻。

 

  49.5亩

 

  宜昌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用地49.5亩,占地面积9650平方米。

 

  4.3万平方米

 

  宜昌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3.3万平方米,地下室面积1.0万平方米。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