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博物馆两石碑碑文模糊看不清 市民提议做附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读者张帮清:我有个建议:希望博物馆“括苍石语”《梅花碑》《秦观碑》能做个碑文附件,让市民阅读更加方便,也能使读者深入了解和领会碑文的意境。希望晚报能把我的意见带到博物馆。

 

  处州多秀山,秀山多题刻。上周趁着假期,张先生带着孩子去了市博物馆,并在“括苍石语”展区流连忘返。张先生感叹,古今中外,群贤毕至,丽水的秀山洞府留下了无数摩崖石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文辞之妙,在浙江名川大山中堪称翘楚。而博物馆的场馆很宽敞,设置很科学,效果也很好。“括苍石语”确实如同展区介绍一样内容很丰富。

 

  张先生说,自己把所有碑文拓印、题刻都看了一遍,比如青田太鹤山白鹤洞岩壁处的题刻《括苍青田县崇道观慕仙铭》,不仅有碑文照片,还有碑文简化字附件,同时加了标点,这样阅读起来就方便了,也能感受、分享到题刻人当时的心情。其他的一些碑文拓印,由于年代久远,拓印本身就不是很清楚,好在博物馆之前就考虑到了,在“说明牌”里也作了些解读,也能粗略地领略这些碑文的内涵。

 

  可张先生认为,这其中也有遗憾,那就是《梅花碑》和《秦观碑》,虽然有说明牌,但没有碑文附件。如《梅花碑》,是清光绪十八年时任处州府知府的林树滋、处州右营游击周友胜等人同游万象山崇福寺烟雨楼时,见崇福寺正一禅师在绘梅花一枝,众人兴之所至,纷纷题咏诗词以唱和。之后将梅花、诗词、书法同勒于石,传颂至今,堪称处州风雅韵事。由于碑文经历多年风雨,字迹有些模糊,这些诗词读起来非常吃力,展区却没有碑文诗词的附件,市民也就不能完全领略当时文人墨客游览的情境了。而《秦观碑》也同样没有碑文附件,市民也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记者将张先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了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陈列展览部的工作人员曹辉老师说:感谢读者和市民的参与和意见,这个情况他们近期也已在考虑,陈列展览部会按照程序向领导汇报,尽快优化细节,让市民更满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