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多年精美“吴王夫差剑”西安露真容

  28日,“水乡泽国——东周时期吴越历史文化展”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历经2400多年、闻名海内外的“吴王夫差剑”显露真容。

  吴、越两国位于长江下游一带。东周时期,吴越先后崛起并逐渐强大,成为周朝在江南地区的重要诸侯国。此次展览包括吴越地区出土的青铜器、陶瓷器及玉器等文物在内的115件展品,体现了吴越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精巧雅致的审美情趣,揭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记者了解到,当时吴越的兵器制造技术享誉诸国,屈原《国殇》中有“操吴戈兮披犀甲”的句子,说明了吴越兵器的精良,吴钩越剑成为了精良兵器的代名词。

  此次展出的“吴王夫差剑”是目前海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完好、最精美完整的一件,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4厘米。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攕pace(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告诉记者,这把剑剑身宽长,有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也是迄今已确认的9件夫差剑中最精美完整的一件。专家推测,这些夫差剑当时也被作为权力的象征或奖励分赐给文臣武将,甚至作为礼品赠送他国。

  “由于吴越地处南方,多在船上近身作战,加之受铸造工艺影响,当时剑长较短,一般为60厘米,最长的近90厘米。”程义说,吴越两国河道繁多,水运发达。吴越人“以舟代步”是很自然的事,文献记载他们“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因此船在吴越的争霸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吴越檇李、夫椒之战,吴“徐承率舟师自海入齐”,越迁都琅琊靠的就是强大的水师和众多的舟船。

  此外,展览展出的“越王不光剑”、透雕龙蛇纹玉戈、原始青瓷、青铜乐器等也都展示了吴越文化的高度成就和艺术特色。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