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纪念馆:百年中国铁路史的缩影

  詹天佑纪念馆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1987年11月6日建成开馆,由共和国开国上将、原铁道部部长吕正操亲自选址筹建。

  场馆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陈列面积185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余件。展陈通过实物、图片、沙盘等多种形式和手段,生动地展现了詹天佑爱国、创新、奋斗、自强的一生,也展示了现代化和谐铁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它既是百年中国铁路史的缩影,又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采访团走进詹天佑纪念馆,接受詹天佑奋斗精神的洗礼。

  记录詹天佑光辉的一生

  詹天佑,字达朝,号眷诚,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1760年,詹天佑的曾祖父詹万榜携眷移居广州从事茶叶出口贸易。1816年,詹天佑祖父詹世鸾在广州城西门外十二甫定居,詹天佑于1861年4月26日出生。詹天佑的童年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1872年,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1878年,詹天佑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留美的9年时间里,他从一个普通的中国幼童变成了一个站在世界铁路科技前沿的青年才俊。

  1881年,詹天佑等留学生被撤回国。由于当时的清政府视铁路为异端,因此詹天佑虽有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先后被分派到福州船政学堂、广东博学馆工作。多年的学非所用并没有使詹天佑荒废心爱的铁路工程专业,他始终相信,自己会学有所用,报效国家。终于机会来了,1888年,詹天佑进入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司,负责天津到塘沽间铁路铺轨工程;1893年,在修建关内外铁路滦河大桥时使用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引起中外瞩目……此后,他又参与了津卢、萍醴等铁路工程。这些都为詹天佑完成修建重要干线铁路奠定了基础。

  1905年5月,詹天佑开始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自建干线铁路―――京张铁路。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仅用了4年的时间,詹天佑顶着巨大的压力,建成了这条由中国人自行勘测、修建、管理的铁路,在国际社会引起轰动。京张铁路的成功修建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激起各省商办铁路的热潮,各地纷纷邀请詹天佑主持、参与商办铁路建设。1913年8月,詹天佑将广东中华工程师会、上海工学会、上海路工同人共济会三会合并成立“中华工程师会(1915年改名中华工程师学会)”,为发展中国工学事业、培育工学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1919年初,詹天佑带病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竭力维护中华路权。当年4月24日,詹天佑因腹病严重、心力衰竭在武汉逝世。

  听着讲解员的讲解,采访团成员了解了詹天佑光辉的一生。他那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勇于创新、不断开拓的精神;他那精研学术、严谨务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作风;他那无私奉献、崇尚道德和甘为后人铺路的优良品质,让采访团成员深深地感叹,将詹天佑精神铭刻心中。

  展现中国铁路发展历史

  旧中国,铁路发展缓慢。在京张铁路建成之前,中国所有干线铁路都是由外国人主持修建的。因此,当清政府决定由中国人独自修建京张铁路时,外国工程技术人员根本不相信,公开讥讽说:“建筑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怕还是没有出世哩!”

  通过对詹天佑纪念馆中实物、图片、沙盘等的参观,采访团成员深刻感受到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水平,以及詹天佑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决心和勇气。

  纵观近代中国铁路史,即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的缩影,又是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与此同时,它又是中国人民抵御外辱、奋起抗争的缩影,中华民族学习先进、奋起直追的缩影。

  到1949年时,我国拥有铁路2.2万公里,不仅线路里程少,而且技术标准低,近一半处于瘫痪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铁路先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修复旧中国铁路的基础上,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干线、支线和铁路枢纽;到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2万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运输、机车车辆等方面技术创新走在世界前列。

  正是在詹天佑的团结和带领下,中国第一代铁路建设者翻开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崭新篇章,迈出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坚定步伐。经过几代交通人的不断拼搏,我国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由一个交通弱国,变为一个交通大国,正逐步走向交通强国。

  发挥教育活动基地作用

  “他,不畏惧恶劣的环境;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延庆第二小学黄雪在参观詹天佑纪念馆游后感中这样写道。而在纪念馆一面墙上,是2014年北京海嘉国际学院学生们参观詹天佑纪念馆后制作的手抄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詹天佑的生平和成就。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和平教育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詹天佑纪念馆坚持公益性原则,对广大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或优惠接待,积极探索场馆与学校合作的新模式,主动开展社会大课堂等主题教育活动,宣传詹天佑精神、普及铁路科技知识,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

  同时,詹天佑纪念馆还充分挖掘京张铁路关沟段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依托百年“人”字形铁路、青龙桥车站、南口詹天佑办公室、康庄车站等遗迹,开展夏令营活动,把参观学习、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与旅游休闲有机结合,融合铁路文化、长城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逐渐成为全国交通院校詹天佑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

  2011年至2012年,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詹天佑纪念馆与延庆县八达岭镇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

  “詹天佑纪念馆让更多人更详细地了解詹天佑,了解中国铁路史,继承和弘扬詹天佑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詹天佑精神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焕发出新的光辉。”詹天佑纪念馆馆长付建中说。

  【相关链接】

  詹天佑纪念馆大事记

  ★1962年,铁道部在青龙桥火车站设立詹天佑临时陈列室。

  ★1984年,铁道部成立詹天佑纪念馆筹建委员会。

  ★1987年,詹天佑纪念馆正式建成开馆。

  ★1992年,詹天佑纪念馆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詹天佑纪念馆被评为铁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詹天佑纪念馆展陈改造。

  ★2008年,詹天佑纪念馆被评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詹天佑纪念馆基建和展陈全面改造。

  ★2009年,詹天佑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被评为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

  ★2010年,詹天佑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詹天佑名言录

  ★世事至棼也,然衡其究竟,每败于易而成于难,若因其难而畏之,则事之底于成者卒鲜!―――詹天佑

  (注:世界上的事情纷繁复杂,然而仔细观察它们的规律,经常是因为轻视而失败,因为正确估量困难所以成功。如果因为事情困难就畏惧的话,这件事情很少能成功。)

  ★工学之前途,发达可期,实业之振兴,翘足以俟,将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詹天佑

  (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达,很快就会到来。民族经济的振兴,很快就可以看到的。我们必将不落后于欧美,难道还超不过日本吗?)

  ★此路早日一成,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觑觎。―――詹天佑

  (注:这条路早一日建成,国家就能早点得到利益,商人旅客也能早点享受到方便安全,也能早一点杜绝外国人非分的企图。)

  ★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

  ―――詹天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