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博物馆时隔6000年 重新点燃窑火开始制陶

  尖底瓶、人面鱼纹盆、陶埙……这些陶器都是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典型代表,半坡先民6000年前已经能烧制、使用陶器。昨日,半坡博物馆时隔6000年后,再一次点燃窑火,重新开始制陶,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借助火的威力,使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另一种新物质,这是人类的一次伟大创造。半坡博物馆的代表器物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种水器。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陶器在当时渗透到了半坡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

  半坡博物馆馆藏的两枚陶埙,是当年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一枚只有吹孔;一枚有一个吹孔,一个音孔。转换角度吹奏,可发出4种音调。这两枚陶埙,现在依然能够吹响,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这次半坡博物馆为重燃窑火准备了很长时间,此前在博物馆参加过“埙陶渐染”体验式教育活动的市民大都已经体验了半坡人制陶的整个过程,但因为博物馆一直没有陶窑,这些制成的陶胚也无法最终烧制成陶器,让很多参与市民觉得遗憾。

  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助力李阳说:“半坡人6000年前就开始在此制陶,仰韶文化在这些陶器上被记录流转至今,这次博物馆再燃窑火,就是希望通过这种互动参与的形式让更多普通市民对半坡遗址、对仰韶文化能进一步深入认识,这也是博物馆公众教育功能的一次拓展和延伸。”

  目前,半坡博物馆的陶窑已经试烧成功,博物馆的陶艺师李健依照半坡遗址出土的器皿已经烧制出了有典型半坡文化元素的陶器。他说:“在半坡烧陶就好像是在向人类的陶艺童年致敬,我们希望将来大家不仅可以在这里烧制半坡元素的陶器,也可以通过这些陶器了解更多璀璨的历史。”

  如果您也想在半坡博物馆体验半坡先民的制陶工艺,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咨询和报名。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