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首发“移动博物馆” 展览送到家

学生们排队进入“移动博物馆”-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学生们排队进入“移动博物馆”

  

“移动博物馆”内学习文物知识-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移动博物馆”内学习文物知识

 

学生跟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学习如何修复文物残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学生跟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学习如何修复文物残片

 

学生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学习实践挖掘文物-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学生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学习实践挖掘文物

 

  家附近没有博物馆?没关系,也许你应该来“移动博物馆”看看。2日,湖南省博物馆将“移动博物馆”送到岳阳汨罗市弼时中学校园,为这里的学生带来一场送到家门口的博物馆盛宴。

 

  把“博物馆移动”送到你身边

 

  一辆黑色可伸缩式的大巴车就是“移动博物馆了”,大巴车内分为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鉴赏、展览教育四个部分,来自弼时中学的学生们在这里学习文物考古知识,模拟体验考古专家在田野的作业情况,亲手修复文物残片,实践挖掘文物,了解博物馆功能。

 

  与此同时,配套的教师指南和学生手册方便师生充分利用“移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亲手体验实践,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在车外的教室设置了操作区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实现“车上参观,车下体验”。

 

  湖南省博物馆教育中心教育组组长胡伟矗介绍,“移动博物馆”是湖南省博物馆筹备了四年的项目,期间经过考察调研、可行性方案编写、展览设计等诸多步骤最终成型。设计之初考虑到对于地县的学生来说,无论从经济条件、路程时间成本等各方面因素,请他们到省博物馆参观比较难实现,但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认识了解和使用博物馆很必要,因此推出了“移动博物馆”,让他们在家门口感受博物馆氛围。体验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以往的博物馆展示宣传最常用的是展板的形式,但是展板没有办法突出博物馆以‘物’为中心的特色,而‘移动博物馆’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同时针对学生们认知特点,设置了参观体验内容,配合动手体验环节,吸引学生的兴趣”胡伟矗介绍。

 

  “移动博物馆”在形式上,借鉴了美国的博物馆“走出去”的经验;车辆设计上,“可伸缩”特性借鉴了台湾地区的经验。并根据湖南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活动形式进行了具体设计。

 

  此次在汨罗的展览为期八天,“移动博物馆”分别在李家塅中学、弼时中学、弼时小学及任弼时纪念馆举行展览,约有2000左右的中小学生会参与进来。胡伟矗介绍,目前“移动博物馆”主要针对的受众群体是湖南地县的中小学生,但同时也开放给其他观众。

 

  活动免费逐渐接受预约

 

  此次在汨罗的展览活动是“移动博物馆”首秀,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会根据此次展览的情况制定完善的活动预约流程,并以年为单位推出出行计划。

 

  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预约和使用“移动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但并不是无条件的。“移动博物馆”是否能成功预约,有几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是对环境因素的考量,因为“移动博物馆”是大巴车承载的,因此在地点的选择上要是能行车和停车的地方;其次是对学校的考量,要看学校所在地附近的纪念馆、博物馆的分布情况,及在校学生对博物馆的使用情况。

 

  胡伟矗说:“到现在为止都是我们主动去联系学校的,希望可以预约后,有更多地县的学校会主动预约,使更多学生能走进‘移动博物馆’。”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