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纪胜”:有一种豪气唤作“南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人说,宋朝实行的“崇文抑武”,终致使中原第一次被“游牧文明”征服。人们不禁要问,在那时,永不言败的都城“杭铁头”哪里去了?

 

  其实,南宋人还是挺有血性的。不必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岳飞;就连西南合川小城,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也是坚守数十年才被攻下,还付出了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钓鱼城的代价;在顽强地抵抗五十年后,刚烈的大臣背着幼帝跳海殉国,这才宣告南宋的最后灭亡。

 

  在这次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中兴纪胜——南宋文物特展”上,细观其中风物,也隐约可见宋人男儿沙场征战中或在日常生活中那铁头气概的一面。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家国之悲,时人无不扼腕,期待“王师北定”。南宋初期,李纲、宗泽、岳飞等领导的抗金战斗,彪炳千古。在特展中,长近一米的一把锏赫然在列,上刻有“靖康元年李纲制”,锏身呈菱形,四面都是刃,锏刃历八百年而仍光亮锋利。锏为古代兵器,宋时一般只作为高级将领的随身佩戴之物。观此锏,似犹可见一度启用为相的李纲,在提出抗金救国十大措施时的英武形象。

 

  “中兴四将”之张浚经略川陕三年,牵制金军南下,然在建炎四年,与金在富平之战中失败,特展展出铜印一枚,印文“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当是张浚被任命川陕宣抚处置使后,其幕府内设机构所用之官司印。另杭州半山韦谦墓出土的“建宁节度使之印”等也在展示之列。

 

  皇朝重建,礼乐不可废。绍兴年间,还专门设立礼器局,颁布《绍兴制造礼器图》,鼎、钫、钟、磬、尊等仿商周礼器盛行,伴随着兴建礼仪场所、开展国家典礼而逐步推进,昭告天下国之重礼。

 

  有兵也有礼

 

  有酒也有勇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岳元帅豪气干云。宋人追求生活品质,经常小聚宴请。据考证,南宋酒的产量极大,见诸记载的酒名就有六十余种。都城杭州,有和乐楼、丰乐楼等官府酒库几十家,熙春楼等民间酒楼就更多了。官私酒楼,多以金银酒器供客欢饮。

 

  宋人以经瓶贮酒,以注子斟酒,以台盏、盘盏一副或以盏、卮、杯等器具饮酒。特展上,龙泉窑青釉经瓶、卷草纹银经瓶、如意纹银经瓶,银执壶、银注碗,以及金银龙纹杯盏、盘盏,做工精致,赏心悦目。

 

  一套齐整的酒器还包括果盘、果菜碟等。元人笔记说,“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或银或漆木为之,以筋置瓶中。”特展有一银鎏金云龙纹箸瓶出土自浙江东阳,而江西博物馆送展的花鸟纹银盘,更是构图清新、造型活泼,分别錾刻桃花长尾鸟、荷塘仙鹤、练鹊聚八仙的纹样。

 

  有金才拉风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的背后,还需要财富支撑。南宋繁富,何以见得?宋代极其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由此还带来中国经济史上的“商业革命”,金属货币被大量铸造,纸币流通,与海外通商繁忙。

 

  据考证,在杭州清河坊至羊坝头一带,短短一千多米的街道上,曾经林立着上百家“金银交引铺”。那时,在杭州御街上,倘若有人摆出“陈二郎十两金铤”,“店家,给我暂存上”,也不足为奇。出土的金铤、银铤,上有“霸北”“霸东”等杭州地名及“李六郎”“韩五郎”店主铭文,这样的字号有上百家之多。

 

  金铤银铤在手,南宋男人当然也追求时尚,衣着崇尚穿金戴玉,绮罗绫縠,时样精巧。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的荔枝纹金带具,由代扣一、方銙十一、穿孔圆銙一、金宅 尾一组成共11件,纹饰为荷花、慈姑叶,荔枝果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一般为观文殿学士、御史大夫等佩戴。在腰带上,也有些新奇玩意,入金鱼袋饰、佩鱼等。官人们出游,也颇为拉风,看《春游晚归图》,一官人出外踏青,仆人众多,带的“户外用品”一点都不比现在的驴友少,交椅、拒马叉子、茶床、茶燎、厮锣、唾盂、钵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