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博物馆半数植物标本可能被标错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全世界博物馆中,大约有50%的自然史标本被错误命名

 

  据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16日消息,一项来自牛津大学和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最新研究指出,在全世界博物馆中,大约有50%的自然史标本被错误命名。

 

  在生物科学领域,一个准确的物种命名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然而,即使是资深专家也会在鉴别新标本的类别问题上犯难,所以出错也并不新鲜。牛津大学植物学系罗伯特·苏格兰博士说,没有准确的命名,即使搜集到再多的标本也是无用的。因此,给植物标本“正名”是当务之急。

 

  基于此,该团队开始搜集数据,利用植物研究和植物标本管理系统比较和分析了大量物种名称。科研人员主要采用研究的方法,从三种途径考察命名错误的具体数量。首先,考察某物种在一段时期内名字的变化。由于知识的更新或新物种的发现,有些标本的名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换。其次,考察不同博物馆对同一物种的命名情况。标本的制作过程通常是,植物被采集后分到不同的博物馆,再由该馆内专家自主命名,导致名字“五花八门”。最后,通过检索网络数据库,统计某物种同义名称的数量。之后,该团队又总结出命名错误的原因。其中,科研人员缺少对命名问题的关注、不同种类植物命名过于繁杂以及标本数量增长过快成为主要原因。

 

  虽然植物的命名情况并不乐观,但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昆虫标本。全球现有自然史标本180万个,其中开花植物35万个,昆虫95万个。罗伯特博士及其团队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植物命名错误现象较为普遍。另据其他研究显示,昆虫标本的情况也许更糟。论文第一作者佐伊·古德温提出,保守估计世界上近半数自然史动植物标本的命名可能有误。

 

  该研究小组指出,数字化标本和DNA测序这两种方法可提升命名的准确度,同时他们也提醒,这些方法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命名的质量,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善。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