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故宫博物院诉说国宝“百年沉浮史”

 11年才展出一次的《清明上河图》、中国最古老的纸本画《五牛图》、乾隆最爱三希堂法帖《伯远帖》、冯承素摹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近日,这批传世佳作集中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年才展出一次的《清明上河图》、中国最古老的纸本画《五牛图》、乾隆最爱三希堂法帖《伯远帖》、冯承素摹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近日,这批传世佳作集中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这是故宫博物院精心策划的“石渠宝笈特展”。该院新开放的四大区域包括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区域,其中设置了八个展览。为了能驻足端详,面对面与国宝相见,每天有数千群众在故宫武英殿外彻夜排队,参观人群络绎不绝,直到次日凌晨四点,最后一名观赏者才不舍而去。

 

  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在古代,国宝只能藏诸密室,归于皇宫。纵观中国历史,没有什么地方能像皇宫一样,把一个民族文明创造过的精华如此集中于一个地方。

 

  今年恰逢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1925年10月10日,神秘的紫禁城宫门打开,故宫博物院成立。近百年来,时代巨变,600多年的故宫静穆沧桑,故宫内的国宝随国运沉浮。本期长江商报《钩沉》栏目打捞出有关故宫近百年的历史碎片,撷取几则国宝的遥远故事,以飨读者。

 

  变革:皇家秘藏,国之重器流落民间

 

  北京故宫,筹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皇宫。从15世纪起,共有明朝的15代皇帝和清朝10位皇帝在故宫生活起居,执掌中国的命运。

 

  王侯第宅皆新主,百年世事不胜悲。1912年2月12日,紫禁城上空彤云密布,大雪纷纷飘落,皇宫后庭西部的养心殿寒气逼人。隆裕太后和末代皇帝溥仪泪眼相对。溥仪常在这里办公,在这里处理政务,他只是遵循了前代皇帝的习惯。18世纪到20世纪初,自雍正开始200多年来此处一直是皇帝理政之所。大殿东侧的冬暖阁,此前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可向,天命可知……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皇帝的退位诏书从养心殿传到袁世凯手中,消息传遍北京,举国沸腾。

 

  在溥仪退后时,民国政府出台《清室优待条件》,“大清皇帝退后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溥仪以此为由,可以对宫内的文物任意处置,抵押、捐赠、赏赐皆不受限制。1922年初,溥仪感觉宫内经济苦难,与日本商人商定,打算以120万元出售保和殿内所藏《四库全书》。此事一经当时报纸披露,国民反对,并向政府施压,皇宫内的朝廷只好收手。但是暗中贩卖宝物之事却不能禁止,一时宫内大批文物现于民间或黑市,流散至海外者不可枚举。

 

  据资料现实,1922年9月4日这一天,溥仪就以赏赐的名义,让其弟溥杰带出宫外的宋版书有10种,分为8套、一匣、四册。宋版书价值连城,属无价之宝,早在明朝时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