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携清华美院老教授展“重阳聚丹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开馆暨“重阳聚丹青”清华美院离退休老同志造型艺术作品展剪彩仪式

 

  2015年10月21日上午,恰逢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敬老、爱老的节日里,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隆重开馆,开馆之际特举办了“重阳聚丹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离退休老同志造型艺术作品展及“岩石的密码”--李英杰硬石艺术作品展。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奥加美术馆主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常沙娜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邀请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担任展览开幕式主持人,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常沙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俊、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刘红革、韩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金辰坤以及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奥加美术馆馆长李英杰在开幕式上致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在开幕式上致辞

 

  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与奥加美术馆酒店、奥加美术馆融为有机整体,是一个集学术性、国际性、原创性为办馆理念的国际化的文化艺术研究交流平台;是各类艺术家、设计师的交流会所;是集收藏、展览、会议、教育、培训、推广、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博服务艺术机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奥加美术馆馆长李英杰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

 

  开馆之际特举办“重阳聚丹青”清华美院离退休老同志造型艺术作品展及“岩石的密码”李英杰硬石艺术作品展。展览展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叶喆民、谷嶙、崔毅、常沙娜、陶如让、邱承德、朱瑞琛、陈和鼎、郭华、 张国藩、姜沛然、冯梅、袁杰英、祝韵琴、庄寿红、潘吾华、庞瑞媛、罗真如、李凤菘、张世礼、张锠、李燕、宋涤、王国伦、杜宏宇、张虹、秦岱华、蒋爱勇、祝重华近30位离退休老同志创作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60余件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展出的常沙娜先生的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嘉宾共同为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揭幕

 

  这些老同志年龄最大的已经91岁高龄,但年龄丝毫没有阻碍他们参展的热情,虽然作品种类不同,创作手法各异,但都表现出他们深厚的艺术功底、高超的表现手法、执着的艺术理想、鲜明的个人风格。同时,这些作品的集中展示,也让我们看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容并蓄、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学院风格。

 

  展览现场,艺术中国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鲁院长讲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选择在重阳节举办这一展览,既是为了表达对学院前辈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更是为了展现老同志们退而不休、不辍笔耕的精神风貌,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将激励后辈学子继续传承学院精神,肩负历史责任,和老先生们一样在追求艺术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次展览因此而具有特殊的意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开幕式上老院长常沙娜先生对现任院长鲁晓波给与了充分肯定

 

  而“岩石的密码”--李英杰硬石艺术作品展是继意大利、日本、法国展览后的博物馆开馆展。此次展览展出由李英杰先生集30余年发现、选择、创造、设计、收藏、研究的中国天然石画及意大利硬石镶嵌画。

 

  这些作品远观似油画,近看肌理清晰,脉络分明;是雕塑?是绘画?还是装置艺术?我们无法给与一个清晰的界定!因为她根本不属于人类大脑皮层所能想象与演变的艺术范畴,她是艺术的始祖、大自然的艺术源泉——致中国硬石艺术家李英杰的那些原生态硬石作品们。李英杰这位潜心于大自然地质美学、致力于发掘岩石作品、投身于不断破译“岩石密码”事业的艺术家!他对天地的敬畏,他对艺术的诠释,于他的每件作品中都有着不同形式的传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常沙娜院长在开幕式上感谢和肯定李英杰馆长的工作

  

  李英杰的原生态硬石艺术作品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鬼斧神工”,“虽为天做宛如人为”的美学观, 他从原生态艺术的特殊视角,对本无生命的石头赋予了“大美天成”的艺术生命,特别是他提出的:原生态物质,有迹、有象 + 人为思想 = 原生态硬石艺术之概念很值得关注。

 

  据悉,“重阳聚丹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离退休老同志造型艺术作品展展期至2015年11月15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重阳聚丹青”清华美院离退休老同志造型艺术作品展现场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