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52幅作品亮相中国园林博物馆

  今天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其夫人廖静文去世100天的纪念日,《南来飞雁北归鸿——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52幅徐悲鸿殿堂级画作集中亮相。

  此次展出的52件徐悲鸿真迹画作,均出自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为徐悲鸿画作在国内的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展览共分为诗意栖居、勃发生机、造化之奇和日望归鸿四个章节,展示了徐悲鸿在上世纪30、40年代中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徐悲鸿的艺术成就。

  该展览展出了徐悲鸿的《船夫》、《会师东京》、《新生命活跃起来》、《牧童和牛》、《大树双马》、《桂林风景》、《白梅通景》等具有人文精神的代表作品。其中描写漓江船家真实生活的《船夫》,是徐悲鸿于1936年创作的。该幅作品长约3.64米、宽1.41米,是此次展览中最大、最精彩的一幅佳作。

  徐悲鸿生前在四川写生时曾创作一首诗篇《银杏树》,今天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的徐庆平亲笔手书这首诗篇,并题名为《先君悲鸿公诗》赠送给中国园林博物馆。

  据中国园林博物馆负责人介绍,2014年8月31日廖静文携徐庆平曾到中国园林博物馆参观,精神矍铄的廖静文在参观后欣然题写“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于一体之作”赠予中国园林博物馆,并决定将在徐悲鸿诞辰120周年之际,在园博馆举办徐悲鸿画展。然而不幸的是,今年6月16日廖静文与世长辞,未能亲眼目睹本次展览。

  中国艺术巨匠徐悲鸿于1953年去世,夫人廖静文和子女将徐悲鸿的1250余件作品,1200多件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藏品,以及1万多件古籍、拓片等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此次展览中的“日望归鸿”章节,就是主办方特别为纪念徐悲鸿与廖静文的伉俪情深,并感谢他们对新中国美术事业及艺术传播所做的卓越贡献而特别开辟的一个展览章节。

  据悉,1954年以故居为基础的徐悲鸿纪念馆在北京建立,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也是国内外文博界最具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名人纪念馆之一,他的夫人廖静文担任终身馆长,儿子徐庆平担任副馆长。

  本次展览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协办,是中国园林博物馆建馆以来,特别策划的中国近现代名家专题展的首个展览。本次展览将于10月31日闭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