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深处——春秋亭所藏文房器物展”开展

  走进文人生活,一方古朴的砚台感受时光的静谧,一个笔搁感悟岁月的安详……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文房是泛指文人书斋文化中的器物,是传统文人雅致生活美学的物质呈现,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而且工艺考究,兼具赏玩功能;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科技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9月26日,由嘉兴博物馆、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竹深处——春秋亭所藏文房器物展”在嘉兴博物馆禾韵展厅正式开展,展览持续至10月20日。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为器用、清供、雅玩三个部,共展出包括“宋官蟾蜍形瓷砚”、“明代铜舍利塔”、“朱石梅刻锡梅花诗文茗壶”、“瓷塑素三彩刘海戏蟾香插”等185件器物。本次藏品由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俞星伟提供,春秋亭是他的书斋名字。俞星伟老家在南湖区凤桥镇。清代金石学家张廷济老家在凤桥镇新篁集镇,因此可算是老乡。新篁古有“竹里”之称,所以此次展览以“竹深处”为名。

  走进文人生活,一方古朴的砚台感受时光的静谧,一个笔搁感悟岁月的安详……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文房是泛指文人书斋文化中的器物,是传统文人雅致生活美学的物质呈现,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而且工艺考究,兼具赏玩功能;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科技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尤其唐宋以来,文人与文房的关系日趋密切,他们直接参与设计鉴藏和使用,大大提升了文房及其用具的文化内涵、艺术趣味和美学品格。所以对中国文人而言,文房就是生活,是书籍之外另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爱物。要了解古代文人、艺术家的精神生活,除读其诗文、观其书画之外,案头的文房及其清供也不可遗漏。文房器物,形微体轻,既可供设于案上,又可把玩于掌中,芥纳须弥,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凝聚了历代文人的智慧与审美。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