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年轮 留存史料——耄耋翁办红色博物馆

在滨海新区寨上街铁坨里社区有这样一个博物馆——红色收藏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由83岁的高福田凭一己之力创办的,目前里面已经收藏了2700多件展品,且向公众免费开放。连日来,前来参观的学生、社区群众、机关干部等络绎不绝,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滨海新区寨上街铁坨里社区有这样一个博物馆——红色收藏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由83岁的高福田凭一己之力创办的,目前里面已经收藏了2700多件展品,且向公众免费开放。连日来,前来参观的学生、社区群众、机关干部等络绎不绝,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红色收藏博物馆看到,三间展馆挤满了参观者。琳琅满目的各种纪念章、史料书籍、瓷瓶、伟人革命历史图片、鱼羽画等布满了展厅。高福田老人给参观者讲解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

  “创办家庭红色博物馆是我的一个梦想,想让自己的藏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自己从内心感到欣慰,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过去历史有所了解和感知。”高福田告诉记者。他今年83岁,1946年参军入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负伤后转业到汉沽防病站工作。1992年离休后专心研究创作鱼羽画和收藏,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这个红色博物馆终于建成并开放。

  记者看到,在展厅一侧的墙上,挂了很多毛主席像章,共有10 余种。“每一枚像章就是一段历史,观之,如置身那段红色革命时期。”高福田说,他共收藏毛主席像章620枚,除了自己花钱买来的外,相当一部分是从废品站淘来的。“我的收藏是多方面的,主席像章是其中之一。看着这些像章,就想起过去的艰苦岁月,再看到今天国家的强盛,我从内心感到无比的快乐。”高福田老人说。

  而在展厅另一侧墙上,悬挂着不少老人收集的英雄人物的宣传画,其中有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还有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赵一曼、吉洪昌、张自忠等很多耳熟能详的抗日英雄。“这些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从甲午战争直到日本1945年投降。让人们不要忘记日寇对我们的侵略。”高福田说。

  高福田是天津民间艺术家、收藏家协会会员。他离休后不甘寂寞,研究发明了中国鱼羽画新画种,并获国家专利,两次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他的作品和事迹先后发表在《人民画报》、《中国社会报》、《中国海洋报》、《中国老年报》等众多媒体。他还创作发明了芦苇、剪竹、蒜台、稻秸、辣椒等多种工艺画,甚称一绝。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