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花6000万建徽雕博物馆
“守望就是守住传统,守住希望。”安徽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雕传承人洪建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身为徽雕传承人,洪建华一身棉麻质地的宽松服装,中等身材,一头短发整洁干练,笑起来带着几分腼腆。多年在徽雕上的付出,让他的手指指节比一般人粗了很多,手背上还有明显的伤疤。
“当时我们家房前房后都有竹子,我对竹子感觉很亲切,感觉竹子可以刻出这么美好的东西,是让人很向往的艺术品,浓烈的兴趣促使我去钻研它。”谈到刚开始接触徽雕,从小在徽州农村长大的洪建华说。
初中毕业后,洪建华带着对雕刻的向往,开始和亲戚学习木工。“当时我看到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编的《竹刻》,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图案,觉得竹子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是不可能的。”洪建华告诉记者,他被书籍中的图案深深震撼,自此立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徽雕。
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洪建华首先从临摹入手。“刚开始雕刻,临摹了许多名家的作品,后来我将砖雕、石雕和木雕的透雕、浮雕、线雕等传统技法与竹雕相结合,并琢磨几乎失传的高浮雕技法。”洪建华说,就这样他与妻子张红云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雕刻作坊里干了十几年。当时的条件艰苦,洪建华一路碰撞,但都没有放弃。“创业是漫长的过程,不要想着马上能丰收,种子开花结果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磨砺和积累,2006年,洪建华开始真正的创作。“雕刻其实就是释放自然、返璞归真的过程,将自己的观念和现实生活相融合,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感悟,在人与人的相处和交流中抓住细节,把握艺术的生命力。”创新来源于生活,这是洪建华对创作的理解。
2013年,洪建华筹资600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徽派雕刻博物馆和徽派雕刻传习基地。“做艺术的没必要做这个大摊子,这个摊子会破坏你的艺术,往后倒退。”有朋友好言相劝他放弃,但洪建华却坚持下来。“我建博物馆,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徽州的雕刻,木雕砖雕石雕,明代清代现代的,这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传承基地。”洪建华说。
为了徽雕艺术能传承下去,洪建华也招收一些学徒。他说,工作室在挑选徒弟的时候首先要给报名的人三个月时间考虑,因为一旦进了工作室学艺,就至少是三年的时间,而且是没有钱赚的。三年之后,只有那些真正爱好雕刻的人才会被留下来,而且最后的选择也由学徒自己决定。
洪建华说,近年来,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精品却越来越少。他认为,首先是很多年轻人学艺不精,急于求成,导致作品水平降低;其次,大量机械化雕刻作品混淆了大众对传统手工艺的审美和理解。“工厂化做不出高手,传统工艺美术不适合产业化,它是一种精品路线化,它需要手工艺的灵活。”洪建华说,如今徽雕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认可,徽雕事业也正发展壮大,尽管还有些问题,但希望更多人能关注非遗文化,守住传统,守住希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