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将军”全国首创将军文化博物馆(图)

      在苍茫天地间、在尘世风云里,有这样一位将军情怀深入骨髓的花甲老兵,怀着“祖国高于一切”博大胸襟,退役41年始终军歌嘹亮、梦回吹争连营,矢志不移甘为传承和弘扬将军文化鞠躬尽瘁,两鬓斑白终无悔、大爱无疆写春秋。

 

      马述宽少将评价说,“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位没有军衔的将军”——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军,这位草根“将军”全国首创气势恢宏的将军文化博物馆,同时创建金源文化、东北抗联文化、国防文化等博物馆面向社会公益开放,率先垂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乐乐于天下,在共和国的旗帜上、在援老抗美的伟大国际主义战争中,留下辉煌灿烂篇章、彪炳史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脊梁,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将军是共和国的基石,将军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瑰宝和军事文化的精髓,更是青少年励志、焠火铸造小将军的“磨刀石”。

 

      王军是国内系统整合将军文化的第一人,开创了我国“将军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先河。当他回到阔别多年部队时,战士们以最高礼仪列队迎接,并致以崇高军礼,那一刻这位老兵眼睛湿润了。下面让我们以崇敬之心,走进在共和国星空里同样是一颗将星璀璨的这位老兵和他的将军文化博物馆,走进这位集将军文化、东北抗联文化、金源文化、黑土文化、国防文化以及龙文化之集大成者。为此,中国教育电视台为其制作播发了《一位走进将军文化的老战士》、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不下战场的老兵》等书籍。

 

      7月20日,风和日丽。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上空湛蓝如洗,草木葱茏,运粮河畔波光粼粼,蜿蜒环抱,远处布谷鸟与亭前的蛙声琴瑟和鸣。跨过百名将军提写的“金源神龙”风格迵异“神龙桥”,馆长王军百忙拨冗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地静候“神龙亭”。记者穿越时空,有幸敬仰1614位共和国开国将帅崇高而壮丽人生画卷、红色将军文化。

 

      为人民服务——王军毕生追求

 

      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系黑龙江省民政厅批准,民办博物馆。位于双城区运粮河畔,与“四野”指挥部“旧址”遥相呼应,2011年8月1日正式开馆,这是全国首家以将军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拥有藏品15000余件。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主席1945年8月首题给大公报。步入哈尔滨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正门,记者眼睛一亮,一种亲近感和敬意油然而生。门口一块几米高的巨石,其上面雕刻鲜红遒劲有力五个大字也恰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王军和他执掌的三五味业集团座右铭,折射了王军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这在全国民营企业当中独树一帜、凤毛麟角。

 

      三五将军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园区内主要有“两路(将帅路、元帅路)一河(运粮河)”。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布局类似故宫,错落有致。大体被“一路”(元帅路)“一河”划分为四大主题园区:将帅纪念园、国防文化园以及傍水而居的东北抗联将士纪念园、援老抗美纪念园。

 

      步入新修葺的由两个石狮子驻守朱红油漆仿故宫牌楼大门,迎面是由向守志提写的“共和国将帅”龙门,整个大园区建筑物以灰色、棕红色以及橄榄绿为主色调,题词绝大部分由向守志、刘精松、景学勤三位将军提写。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