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有佳人今朝始出闺:女性文物大展开幕
傅抱石 湘君 1960年
无款《古代仕女行乐图》卷(局部) 清 绢本设色 国立南京图书馆藏
值传统“七夕”之际,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特于8月15日-10月15日举办“傅抱石仕女画专题展”,以“所谓伊人”为主题,勾勒傅抱石仕女画风格之迁变,立体地展示其仕女画面貌,并为人们提供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傅抱石以历史人物画知名画坛,或高人逸士,仙风道骨,气宇轩昂,或靓女美妇,面容光洁,妩媚艳丽,充分展现出高贵博雅的古朴气质,但又不失现代的浪漫气 息。在人物画中,傅抱石尤以仕女画最具特色。他继承了传统的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技法,参以自创的破笔散锋,糅合多种笔法而自成一格,结合写意与工笔进行 创作,发展出写意化的韵律美,可谓是近代以来最具独创性的仕女画家。
1940年代以来,随着《丽人行》、《琵琶行》、《后宫词》、《罢阮图》、《九张机》等一系列描绘唐宋宫怨诗意画的出现,傅抱石的仕女画风格正式形成。 其笔下的仕女往往面颊圆润、身材丰腴,或倚竹而立的佳人,或相思情深的怨女,或罢曲归来的歌女,或踏青游春的贵妇,设色如烟如雾,皆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风情万种。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不同的意涵,造型上汲取陈洪绶的变形奇趣与石涛的洒脱意态,笔墨上效法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并在运笔上追求速度与力度,写意 飞动,从而使人物动感十足,皆临风摇曳,服饰也随之自然飘逸,充分展现出女子的婀娜身姿和妖艳娇容。傅抱石的仕女画以表现整体的意境与格调取胜,透过画面 环境的渲染、笔墨的变化与章法的虚实,再加入他清新典雅的设色,让傅抱石仕女画,无论是复杂或简练的画面,都有种诗的回味与韵律。 (崔小英)
8月11日,以中国古代女性文物为主题的“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展览展出的230余件历代文物,年代跨越从汉代至清代。 包括了后宫嫔妃和民间女子的画作、与女性相关的雕塑、壁画等艺术作品及生活用品、服装首饰等。细腻的、秀雅的、活泼的、可爱的丹青和实物成了那些历史长河 中的佳人们曾经生活的证据,为当今观众打开一扇窗口,得以窥见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和艺术。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往今来一位位佳人或凭栏远眺,或在河之洲,如花似玉若水,美丽的形象被 咏叹了千百年。然而,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制约,在中国古代美术史籍中关于女性画家的记载可谓凤毛麟角。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 (Linda Nochlin)发表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一文,开启女性艺术研究的先河,这股思潮逐渐影响到华人艺术圈,学者开始从不多的历 史线索中寻找女性艺术的踪迹:从男性画家绘画的女性形象,到记载有女画家的文献,再到女性的绘画作品,关于中国女性艺术史研究的轮廓才逐步清晰起来。此次 大展在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曹清女士的策划下,通过“形塑女性——文物中形塑的女性世界、女仕日常——古代女仕的起居日用、才媛集艺——古代才 媛的尽情之作、笔端容功——传统男士笔下的女性魅力”四个方面,展示了南京博物院藏女性相关文物和借自山西博物院的珍贵宋代彩绘壁画,诠释了历史长河中中 国女性的聪慧和才智,也为中国女性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史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