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镜花水月”展览“危害文物”?

  “中国:镜花水月”展览5月开展不久,即引发“损害文物“的议论后,当时,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回应质疑说:”大都会博物馆在画廊办展始终坚持业界最高标准。”

  为配合纽约年度时尚盛事Met Gala和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5月7日起举办了题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展览由该馆服装艺术部和亚洲艺术部联合举办,亚洲艺术部为这次展览提供了全部展厅作为展示时装的场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早期中国佛教艺术阿瑟·赛克勒展厅。

  这个亚洲艺术部最大的展厅里容纳了元代壁画巨制《药师佛会图》、龙门石窟浮雕《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等著名雕塑文物。从新闻发布到正式开展,人们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众多到场名人纷纷在壁画前使用闪光灯合影。

  博物馆内禁止闪光灯是一个基本常识,大都会博物馆是否考虑这次展览对那些质地脆弱、颜料不稳定的古壁画可能造成的损害?“发布会上,媒体摄像和摄影都是最小限度,且用光强度受到严格的监视和监控。”面对人们的担忧,该馆亚洲艺术部主任马克斯韦尔·K·赫恩(中文名何慕文)强调,“这次特殊展览,也禁止公众拍照。”

  近年来,许多古代壁画都采取无光线全黑条件保护,同时限制游客人数,并在壁画下方游客能接触到的高度设置玻璃屏。这次展会也让一些人疑虑,赛克勒展厅一直在使用自然光,尽管观赏效果理想,但保护效果如何?

  “对光线敏感的材料,包括纺织品及纸质或丝质绘画,展厅都采用非常保守的光照亮度,从来没有使用过自然光。”赫恩解释,仅仅几次使用自然光,是在亚洲画廊展出中国园林、陶瓷和石雕的时候。“所有展览使用的自然光都被过滤掉紫外线。此外,对于早期佛教雕塑展厅(赛克勒厅)展出的元代石雕壁画,已经用不受自然光影响的矿物颜料处理过。”

  即便不会伤害文物,将金色华服与佛教艺术品、中国书画、瓷器和雕塑等文物摆放一起是否协调?面对外界的这一质疑,大都会博物馆服装部主任、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解释说,此次展出的时装是中国设计师郭培从佛教意象中获得灵感而设计的,比如紧身衣的造型像朵莲花。整个展览将激发创作灵感的馆藏展品与时装作品对照展陈,呈现中国意象的迷人回响,探讨西方设计师如何从中受到启迪。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