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开馆

  8月15日,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开馆。新馆分为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死难矿工遗骨馆、抗暴青工遗骨馆和纪念碑集散广场四个部分。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始建于1968年,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阜新万人坑遗址主要形成于1936至1945年,葬有死难矿工遗骸7万多具,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死难矿工遗址。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掠夺煤炭资源,奴役、杀害中国劳工的历史,已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阜新万人坑纪念馆维修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纪念馆进行了全面的抢救性维修保护。历经8个多月的规划设计和紧张施工,2015年8月15日重新对外开放。

  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是全面展示日本侵略者掠夺阜新煤炭资源,造成大量矿工死亡的罪恶史、矿工的屈辱史及反抗史的综合展览馆。陈列馆展陈主题为“掠杀·抗争”,分为序厅、第1展厅“侵占东北  掠夺资源”、第2展厅“血腥开采  惨绝人寰”、第3展厅“浴血抗暴  气贯长虹”、第4展厅“以史为鉴  圆梦中华”及尾厅。展出历史照片、图、表、图片220张,实物200件,通过雕塑、复原场景、油画的有机组合,生动再现了日本侵略者在阜新期间所施暴行以及阜新劳工的悲惨境遇的历史场景。利用声光电与多媒体半景画《突围暴动》立体展示了劳工的苦难生活、入井挖煤,饱受欺辱以及他们秘密策划暴动的场面。

  死难矿工遗骨馆分为南北两个群葬大坑,死难矿工裸露遗骨110具。抗暴青工遗骨馆埋葬的是发动震惊伪满当局的新邱下菜园子暴动而被日本侵略者残害致死的工人,共埋葬137具遗骨。纪念碑集散广场被一条断裂黑色雨花石分割成两部分。被称为“大地的裂痕”,代表着被日本掠夺走的阜新煤炭资源。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