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灭人性的暴行无可辩驳的铁证
2015-08-19 11:34:34 来源:新华社 已浏览次
8月15日上午,位于哈尔滨郊外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正式开馆,全面对外开放。
展厅里,一组泥塑场景再现让参观者触目惊心:一个中国人被两个日本人按住,一个日本军医给他注射致命病菌。
特地从新疆赶来的赵兴芳在陈列馆看到了父亲赵宗博的铭牌,悲从中来。1943年,赵宗博被“特别移送”至七三一部队,成为人体实验的牺牲者。
这座记载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的陈列馆,将侵华日军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反人类暴行昭告天下。
打开历史的“潘多拉魔盒”
“哈尔滨郊外二十公里,旷野里的平房地区有一处,六平方公里的人间地狱,七三一部队,你们到底做了什么?”这是日本著名作家、《恶魔的饱食》作者森村诚一创作的混声合唱组曲中的一句歌词。
70年前,在哈尔滨平房地区突然出现一座充满阴森和恐怖的“工厂”。它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魔盒,“魔盒”里尽是病毒、疾病、罪恶和暴行。
70年后的今天,在七三一部队遗址东侧,一座矩形黑灰色的陈列馆落成。在这座被命名为“黑盒”的建筑里,陈列的大量藏品向世界真实地还原了侵华日军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
从辽宁锦州赶来的张可伟,在七三一陈列馆“特别移送”档案展区久久伫立,他的父亲张慧忠的名字就在上面。1941年,张慧忠被“特别移送”至七三一部队,直到1949年春天,张可伟才知道父亲被用作人体实验。
张慧忠仅是众多受害者之一。七三一部队建立之后,大量繁殖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赤痢等传染细菌,应用于研制杀人武器,并以当时的爱国人士及普通老百姓为对象,对其采取断水、干热、电击、冻伤等方法,进行惨绝人寰的实验。
仅在1939年至1945年,就至少有3000人被当作实验材料惨遭日军杀害。而在侵华日军进行的细菌战中,遭到屠杀和残害的人至少30万人。
无可辩驳的铁证
在参观的人群中,一位日本老人神情凝重。他叫森正孝,在日本研究七三一部队及细菌战等问题已30年。2008年,森正孝把大量珍贵的细菌战影像资料捐赠给哈尔滨市社科院。
“看到自己捐赠的展品,我感到很欣慰,七三一陈列馆新馆客观地表现了历史,真实地反映了七三一部队罪行。”森正孝说,“回到日本后,我会向身边的朋友介绍,让他们来参观。”
胡桃泽正邦曾是七三一部队活体解剖的参与者之一。他在一份证言档案中说:“我做过活体解剖实验,是在感染了梅毒菌的中国女性身上,在她活着的时候和睡着的时候做的解剖。要用动脉止血钳,因为还活着,血会流出来,就像水龙头出水那样流出来。直到现在我也不敢回忆这些事情。”
在近20年的跨国取证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陈列馆搜集的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证言视频资料达200多个小时。他们和胡桃泽正邦一样,以加害者的身份指证七三一的罪恶行径,随着他们的去世,这些证言显得弥足珍贵,成为战争亲历者最后的控诉。
除了中国和日本保留的资料详细记录了这支部队的累累罪行,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档案也证实了这一事实。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科学技术部档案室保存着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报告书原始档案,包括《炭疽菌实验报告》《鼻疽菌实验报告》《鼠疫菌实验报告》。这些档案的影印件在七三一新馆内都有展出。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从遗址、档案到证人证言,七三一部队反人类罪行的证据链条十分完整,真实性无可辩驳,特别是美国解密的七三一部队及日本细菌战原始档案,更将七三一灭绝人性的罪行铁板钉钉。
以史为鉴 捍卫和平
当日,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国歌响起,和平鸽放飞,人们为那些惨遭杀害的同胞默哀……
91岁高龄的抗联老战士李敏早早来到了现场,她说:“我的很多战友就是惨遭七三一部队杀害的,七三一陈列馆告诉人们这支罪恶的部队做了什么,同时教育后人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金成倍是韩国一家出版社的负责人,来哈尔滨已经一年多。他说,七三一部队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朝鲜半岛的人民也深受其害,它的反人类是不可否认的,应该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七三一部队的暴行。
森正孝表示,中国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七三一陈列馆的全面开放以及七三一遗址的存在,就是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和平,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在七三一陈列馆不远处,有一座2010年立下的黑底白字的“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这块碑由日本民间友好人士集资建立,在石碑基座上由日本人士镌刻的一段文字,正是对七三一陈列馆及遗址最好的诠释——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犯下了世界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国家级罪行。我们作为加害国的市民向那些被残害的抗日战士以及众多无辜的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遗属真诚谢罪。我们在此立誓,以史为鉴警示后人,永不犯同样的罪行。”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