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川非遗团走进蜀锦织绣博物馆 感受丝线交织艺术(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蜀锦熊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传承人现场手工织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蜀锦,又称蜀江锦,是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月3日,参加“聚焦四川非遗”全国网络媒体四川采风行活动的全国50多家网络媒体编辑、记者走进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感受丝线交织的艺术。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由历代蜀锦、蜀绣、服饰、纺织器具展示;锦绣制作工场;蜀锦、蜀绣工艺品、艺术品展示销售三大部分组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蜀锦蜀绣展示、保护、研究及宣传窗口。

 

      在蜀锦织绣博物馆,蜀锦“挑花结本”、“蜀锦织造技艺”现场制作、演示,多台清代花楼木织机现场手工织锦、蜀绣手工制作及互动活动的开展,再现了古代蜀锦手工织造的宏大场景,让在场媒体编辑、记者更直观地感受延续2000多年蜀锦手工织造技艺的精湛和神奇。

 

      博物馆内从事30多年蜀绣纺织的贺师傅介绍,“蜀锦织造技艺”于2006年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织造蜀锦时,由两人配合操作,一人坐在花楼之上(古时称挽花工),口唱手拉,按提花纹样逐一提综开口,另一人(古时称织花工)脚踏地综,投梭打纬。这样,花纹的纬线循环可以大大增加,花样也可扩至很大,且更为丰富多彩。

 

      蜀锦,又称蜀江锦,是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有两千年的历史,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是蜀锦工艺的传承单位。

 

      蜀锦织绣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蜀锦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后继有人,使蜀锦织造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蜀锦博物馆在原有一台清代道光年间古蜀锦机的基础上,复制了6台蜀锦花楼木质机,还请回原成都蜀锦厂总工程师和7位从事了几十年织锦的老艺人,从边远地区农村招收了一批年轻学徒,开展蜀锦技艺传授,保证了整个织造过程沿用最本质、最真实、最完整、最传统的蜀锦织造技艺。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