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图书馆老馆将变身区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宝安图书馆旧馆

 

  宝安图书馆老馆将被改造为宝安区博物馆。据悉,老馆大楼即将全面关闭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宝安区博物馆除了设有两层文物展厅,还将为市民读者保留包括阅览室、自修室、自助借阅等具有图书阅览功能的空间和设施。

 

  宝安区文物数量占全市的1/3,由于多方面原因,多年来宝安没有一个政府专门设立的博物馆。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博物馆建设纳入相关规划,并指示职能部门从2007年起积极开展筹建准备工作。在充分考量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和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研究,最终于今年3月确定,将老馆大楼改造为宝安区博物馆。

 

  据悉,宝安博物馆将建成为集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观众互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型博物馆,为市民提供一库、一基地、一窗口、一客厅、一课堂的“五个一”服务。博物馆建成后,将与相邻的群众文化艺术馆、新安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等设施一起,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将为这片业已成熟的文化聚集地注入更加精彩和厚重的内涵。

 

  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宝安区图书馆老馆从1983年建成以来,已连续三十余年为市民服务,形成了一批较为稳定的读者,因此该博物馆在功能定位上,除了突出文博为主的功能外,还将兼具图书阅览功能,从而为市民提供“文博+阅览”的双重服务。根据区里的统一部署以及之前读者座谈会上征集到的市民意见,目前老馆大楼二、三楼关闭,以供区博物馆开展文物搬迁、史料整理、陈展大纲撰写、展厅改造等准备工作;而老馆一楼报刊阅览室、少儿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负一楼自修室现阶段则继续供读者使用。

 

  根据计划,下一阶段老馆大楼将全面关闭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宝安区博物馆,将设置两层的基本陈列展厅和一层的临时展厅。其中基本陈列展厅主要用于系统展现宝安的历史文化,临时展厅则用于文物、收藏品交流展示活动等临时性展览。此外,该馆还将为市民读者保留包括阅览室、自修室、自助借阅等具有图书阅览功能的空间和设施,由宝安区博物馆按图书阅览的规范要求负责管理,并与网上博物馆业务、古籍阅览业务结合使用;宝安区图书馆则负责业务指导并继续提供阅览读物的配备与更新。届时市民朋友不仅可以在这里尽情领略宝安悠久的人文历史,还可以畅游书海,丰富知识,对文博有兴趣的读者更可以在这里阅读到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

 

  未来的“五个一” 服务

 

  一库 是指保存宝安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的知识库;

 

  一基地 是指了解地方史,接受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一窗口 是指对外宣传展示宝安悠久历史与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客厅 是指市民文化会客厅;

 

  一课堂 是指宝安学生的第二课堂。

 

  ■声音

 

  图书馆老馆去留,市民怎么看?

 

  近日,有网友称,新的宝安图书馆在宝安中心区投入使用后,位于老城区的宝安图书馆老馆将被关闭。为此,该网友还发起了一项网络投票,结果有96%,即1512位网友选择了支持“保留老馆作为分馆或附馆,继续提供原有服务”。

 

  保留

 

  “新馆远在5公里外,没有地铁和公交接驳老馆,我又没有私家车,对我们来说真的不方便。”记者在宝安图书馆老馆内采访多位读者,他们均表示支持保留老馆,认为这是在宝安老城区仅有的一处阅读学习公共场所。

 

  关闭

 

  市人大代表陈锦花则赞成关闭老馆。她说,目前大多数的社区都开设了图书室,这已基本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再则,新馆空间大、读者容量多、现代化设施比较超前,管理很完善,如每周末都举办2至3场公益讲座等,如果集中精力发展好新馆,能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

 

  发起者说

 

  发起网络投票的网友“老油游”则表示反对。他说,老馆位于宝安老城区中心位置,附近还有新安影剧院、群艺馆、科技馆、档案馆、新安画院等一系列文化场馆设施,多年来形成了一片成熟的文化聚集地,可以满足老城区居民和许多交通不便的打工人群的读书需要。

 

  据宝安日报官方微信

 

  名片

 

  许多宝安市民对宝安图书馆老馆并不陌生,该馆于1993年启用,其服务范围辐射整个宝安老城区,这是一个集中了御景台、新安湖等多个大型生活区以及众多商圈、厂区、学校的区域,目前仍是宝安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