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文物在四川开展:微笑彩俑见证汉景帝地下王国
展览共展出120件(组)精美的文物
汉阳陵是汉景帝与其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1990年,汉阳陵出土数以万计只有真人身高三分之一左右的缺臂、无衣的“裸体陶俑”,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它们与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兵马俑风格迥然不同,普遍具有安详柔美、微笑生动的面部表情,是“文景之治”时期和谐生活与稳定社会的认可与写照。
7月10日,以“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为主题的汉阳陵博物馆出土文物在四川博物院对外展出,展品包括120件(组)精美的文物,涵盖了各种身份的人物俑,牛猪狗等动物俑,以及粮仓、酒器、棋具等生活用品,观众可从中一窥汉景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景,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彩俑微笑之谜
汉初的一年之计自农历十月起算。史书载,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十月,恰新年首月,其时日蚀又月蚀,天际赤红连连5日,两个月后还响雷,太阳变紫,五星反转运行,侵犯太微星。反常异象频现,无需星座专家,常人也都心中有数:此分明不祥之兆。汉景帝刘启心知去日无多,强撑病体,于正月十七为皇太子刘彻行加冠礼,10天后终于走完其48岁的一生。汉景帝身后何处安葬,司马迁《史记·孝景本纪》仅三字“置阳陵”。
“阳陵”被发现系因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建造。1990年春,汉景帝的地下王国沉寂2000多年后重现,成为震惊世人的“汉阳陵”。“汉阳陵”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批无臂裸陶俑。众多带武器的彩绘陶俑当是士兵,但世上有裸体军队吗?后续的考古发掘,解开了汉阳陵彩俑的裸体之谜,并从中发现世上最早的宦官、飒爽的女骑兵、大批动物与丰富的生活器具,从而弥补了历史的空白。但其彩俑的微笑仍是不解之谜:虽偶有陶俑表情凝重,但大多数俑从眉眼到嘴角均呈微微笑意,宛如拈花菩萨。
16世纪初,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令艺术史学者前仆后继,试图揭开其神秘微笑;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以12世纪吴哥君王耶跋摩七世雕刻的大量巨大微笑面孔闻名于世,而被称为“高棉的微笑”。耶跋摩七世于血流成河的战乱中打败占婆人,夺回沦陷的首都吴哥城,这场胜仗赢来不易,耶跋摩七世却无骄矜自喜,而将其冥想静定的微笑雕于吴哥城上,让重建家园的人民抬头即感君王的悲悯。那么,2000多年前的汉景帝,何以让阳陵彩俑如此安详地微笑?
汉阳陵的出土,使人联想年代相差约70年的秦兵马俑。时间如此接近,甚至制作汉阳陵俑工匠的师父或师祖辈,可能就曾参与秦兵马俑的制作,但两种俑的艺术形式、风格却相去甚远。“这些人俑小了很多,在50—60厘米之间,是真人的三分之一,但身体各部分基本合乎比例,形象表情也有所不同。”汉阳陵博物馆的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秦始皇比较好大喜功,更喜欢气势恢宏的感觉,所以兵马俑做得很大,而且都是生硬、冷酷的面孔,而汉景帝时,崇尚“黄老之学”,提倡“与民生息”,所以陪葬物都显示出节俭的特点,装饰朴素、中庸,人物表情也更为和悦,“这可以说是‘文景之治’在考古发掘中的具体体现。”
再现西汉宫廷生活
此次展出的120件(组)文物,人物类陶俑性别有男有女,身份有武士、侍从、宫女和宦官。武士们披坚执锐,面带机警;侍从或毕恭毕敬,或面露微笑;宫女们美目流盼,衣着亮丽;宦官则似乎正在传召颁旨。丰富的面部表情,是人物类陶俑最为突出的特点。此外,大量栩栩如生的猪、马、牛、羊、鸡、狗等动物陶塑,以及铜镜、陶仓、陶盘等生活器具,展现了浓厚的西汉宫廷生活气息。
“马、牛、羊、狗、猪、鸡家禽在陵墓中呈队列状排列,展览也均有展示,这些动物个个膘肥体壮、圆润可爱。”汉阳陵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考古资料显示,这些肉食类动物是皇帝在地下享用的肉食品的代表,也映射了景帝时期畜牧业的发达。此外,陵墓中还发现了粮仓、围棋盘、温酒器、空心砖、瓦当等各种生活、建筑用品,且都是地面世界的三分之一大小。专家称,古人“事死如事生”,比如如果死者生前是帝王,死后也希望能像帝王一样生活,所以汉阳陵陪葬品的数量非常之多且丰富,陵墓好像一个地面上世界的微缩版本。
“西汉天子在人间以管理健全的中央集权制度拥有广阔的疆土,其死后所建的庞大陵园,也将国土和财富带入地下。汉阳陵即是汉景帝的地下王国,而非概念化的想象。”考古学家日益确信,汉阳陵的建设受汉长安城布局的影响,其实就是西汉朝都的地下缩影。汉景帝逝于未央宫,生前起居亦均于此。未央宫在汉长安城西偏南,王皇后逝于长乐宫,在长安城东偏南;而汉阳陵内,帝陵在西、后陵在东,相对应位置一如他们生前。此外,汉长安城的宫殿、礼制建筑的坐落,也与阳陵布局呼应。考古学者确认,汉阳陵封土外围的从葬坑,均象征中央机构,属汉代“九卿”。因此,以帝陵为核心,清晰可见其布局概念:帝陵封土下的地宫,是帝王的长眠之所,周围环绕“三公”、“九卿”等中央官署及官员;南区从葬坑与北区从葬坑的武士俑,象征戍守未央宫的“南军”及戍守京师的“北军”;更外围星罗棋布的贵族陪葬墓园则是四方来朝,陪葬墓的主人大多是郡太守、侯与王等阶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