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头簪里藏“楼阁”市博物馆展出明藩王文物

  外观像别墅的头饰金簪,通常只有皇室成员和一品官才能佩戴的玉带……日前,“玉叶金枝——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华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展出了90多件套金玉类文物。本次展览由南京市博物馆和江西省博物馆共同举办,将持续至9月10日。

  展览中,外形像“别墅”的楼阁金簪最引人注目。出土于益庄王夫妇墓万妃棺的金簪,簪首宽只有8.5厘米,但方寸之间却有并立相连的一阁一亭,更有仙人立于阁中,周围环绕花草异兽。这只金簪长20厘米,重量接近120克,相当于两只鸡蛋。

  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涛介绍,这只金簪的簪首用到了掐丝点焊工艺,“可以简单理解为把金子拉成金丝,采用编竹筐的工艺编起来,结点进行焊接,但实际上工艺比这个要复杂得多。”据介绍,仙山楼阁图是明代工艺美术中的流行纹样,这种楼阁金簪是宋元明楼阁图式的一种巧妙移植。

  此次展出文物中,还有金镶玉带板、狮蛮纹带板等一批精品。玉带是明代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表明身份。明代规定,帝、后、妃等皇室人员及一品文武官等可用玉带,皇帝特赐者亦可用玉做带板。“所以明代有个词叫‘一品玉’,即一品官以上才能用玉腰带,而实际上,它并没有束衣服的功能,是起装饰和礼仪的作用。”

  据悉,明朝实行封藩制,其中分封在今天江西境内的主要有宁王、淮王、益王三大藩王系,而建国以来,江西已发现了近50座明代藩王系墓,在全国极具代表性。南京观众可以通过此次展览,感受下明代藩王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一窥明代皇室风范。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